问道属性点总值与自身相差4点,这问道卡是怎么回事事

【头条】找师父学习,找对象合作——黄石问道“长三角”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跨越发展,16日至20日,市委书记马旭明率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考察学习先进经验;23日至26日,市长董卫民将率党政代表团奔赴部分先进地区取经问道。
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习借鉴好外地成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树立广大干部群众比学赶超的勇气和决心,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力黄石转型升级,赶超发展,实现工业强市之梦。
市委书记马旭明一行在江阴市高新区领军人才创智园参观考察(特派记者 何戈/摄)
16日至17日,市委书记马旭明率党政代表团一行对江阴市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优化提升等改革发展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江阴市常务副市长费平等陪同考察。
江阴地处长三角沪宁杭城市群几何中心,是长江下游新兴滨江工业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素有“江尾海头”“锁航要塞”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江阴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拥有销售超百亿企业20家,各类上市公司4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1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3家企业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九连冠”,是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誉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
代表团一行学习考察了法尔胜泓昇集团。自1990年以来,该集团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金属制品行业第一。2016年,该集团销售收入163.1亿元,税收7.19亿元。马旭明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后说,黄石作为原材料基地,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多培育领军企业和全国行业冠军。
东方硅谷江阴领军人才创智园,占地面积926.8亩。至2016年,园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突破1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2000人,催生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融合通信装备、现代中药及生物新药等新兴产业集群。马旭明认真听取园区有关负责人的工作情况介绍后说,要认真学习东方硅谷江阴领军人才创智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的做法,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拎包入驻园区、安心快乐创业,从而推动建设人才智力竞相汇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科技成果迸发涌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园区。
长电科技是国内外知名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中国半导体封测生产基地。公司拥有位于中国、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的七处生产基地以及六个研发工程中心,覆盖全球主要半导体市场。马旭明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后说,创新是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我市不断加大电子信息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电子信息产业正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配套、人才引进、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兴澄特钢,代表团参观了企业展示厅、特钢研究院,详细考察特钢行业的发展情况;在“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吴仁宝原居纪念屋、龙希国际大酒店,考察了华西村产业转型发展升级之路;在阳光集团、海澜集团,代表团一行走进企业生产线、文化博物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
学习考察期间,围绕深化黄石与江阴对接合作、邀请龙头企业来黄发展等问题,马旭明不时与江阴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企业负责同志进行深入交流。
马旭明说,近年来,江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工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辉煌成绩,其成功经验值得黄石学习借鉴。黄石发展质量不错、城建基础良好、生态环境优良,当前正处于大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次考察,是要找师父来学习,认真总结、消化吸收;要找对象来合作,取长补短、互利共赢;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举一反三,把工业强市真正落到实处,实现黄石赶超发展。
市领导刘旻、叶战平、徐继祥、李修武,各(县)市(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参加考察。
问道“长三角” 黄石在思考
评论员:黄思平
连日来,我市党政代表团辗转长三角学习考察。实为问道,问他人的经验,问我们的差距,问我们的症结,问我们追赶的着力点。
问,疑惑而问。当局者迷。打开视野,跳出来看自己,更易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问道途中,在学与思的碰撞中,问出我们的症结,厘清可行的思路。我市是老工业城市,当前最大的疑惑是:在百舸争流的航道中如何直面转型产生的新问题,培育适应新态势下的发展新动力,扬帆远行。问,好奇而问。一些兄弟城市一日千里,秘笈是什么?哪些经验可以拿来?问,梦想而问。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省区域性增长极的重要一极,我市怀揣着新一轮大发展的梦想怦怦心跳。追梦,拒绝漫无方向地徘徊,亟需在选定的道路一往无前。
这一问,问得正当其时。今年,中央、省里接连给我市作出高位定位,我们既深感振奋、信心增强,又内心惶恐。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高定位的另一面必是高标准的要求。对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领头雁地位,比照兄弟城市生机勃勃、后劲无限的发展态势,现实的差距让我们“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这一问,问得正中要害。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我市像众多城市一样期盼转型,但转型非易事,紧要处是避免方向的错误、路径的弯曲。江阴等地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优化提升等改革发展成功经验,可算照进我市现实的发展之光。
这一问,问出无限期许。对城市爱得越深期待越急切。转型和赶超之路漫漫其远,在求索、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我们坚定于自己的工业优势,同时,把这一优势放在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优化,坚韧前行。
问是为了求“策”,寻求科学和理想的方向、路径,谋求城市发展的智慧。海纳百川,不择细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刚刚摘夺的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下,黄石一直不缺好的城建基础、良好的发展质量、优良的生态环境,开放发展的魄力和勇气。审视内心,直面现实,在外向问道中寻求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气魄,谋定更清晰的思路。籍此举一反三,提振精神,换道赶超。
黄石,无论谈古,还是论今,从来就有不输他人的勇气和魄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妄自菲薄,在急流中奋进。在问道中闻道、悟道、得道。
黄石,必有可为!
看江阴“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如何炼成
江阴市,地处江尾海头,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北;江阴市因“大江之阴”而名,简称澄,古称暨阳,有“延陵古邑”“锁航要塞”之称。
改革开放初期,江阴市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强。其特点是立足本土,面向市场,依靠自己的力量,抱团发展乡镇企业。
在撤县建市的30年间,江阴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咬住制造业不放松,通过转型升级,其实体经济成分更加多元化,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目前,江阴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突破14万家,年销售超百亿企业20家,各类上市公司4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2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近日,记者走进江阴,感受改革、创新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活力,以及实业家们身上散发的坚守实业的“工匠精神”。
转型升级 旧动能焕发新活力
新桥镇,因桥而名,把守着江阴市东大门。这个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人(约含3.5万流动人口)的弹丸之地,却创造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这片土壤不仅成长出千亿级的实业巨擘,更裂变式“疯长”出一大批叫得响的实力企业,一批全国某个产业领域的“单打冠军”。
镇重点项目办主任张贝贝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该镇多项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镇域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86.5亿元、9.66亿元和356亿元。
7月14日下午5时许,在该镇半开放式的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身着海澜制服的工人穿梭在欧式风格的厂房之间。
从“男人的衣柜”到“全家人的衣柜”,海澜集团以海阔天空,波澜壮美的气势,海澜之家全国连锁店发展到4000多家,提前一年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元,成为无锡地区首家超千亿元级企业。
大船推大浪,携手闯天下。阳光集团与其他毛纺企业合力,构建出全球最大的毛纺产业基地,形成了“企业在乡村,产品飞全球”的总部经济。
谈起新桥的发展,镇里退休老知识分子赵彩宝颇为自豪。他说,原来的新桥一半村民靠种地饱肚子,一半村民靠打鱼谋生活。
然而,随着精纺、服装、热能电力、生物医药、空调设备、机械等制造业的兴起,新桥镇的制造工业在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过程中,实现了升级腾飞。
新桥镇的崛起,是江阴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阴日报副总编夏新炯认为,从乡镇企业到现代企业,江阴实体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江阴原是农业大县,改革开放后,江阴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大办工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1987年江阴撤县设市,江阴实施工业兴市、市场对接、国际接轨,乡镇企业实现了裂变,形成了集体、民营、外向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赋予了“苏南模式”的新含义、新内容。
然而,江阴也遭遇过“成长烦恼”和“转型阵痛”。那时,江阴人深刻认识到,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升级制造业。
2016年江阴吹响了产业强市的号角,政府以“店小二”式的服务,企业家以“拼死吃河豚”的精神,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一系列组合拳,江阴旧动能焕发新活力。在现代工业41大类数百个领域,江阴几乎都配“全”了。其产品“上可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
精神区位 实业精英逐鹿前沿
在江阴市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实体经济是江阴的“筋”、“骨”、“肉”,江阴精神则是“精”、“气”、“神”,更是城市发展之魂、动力之源。
对于江阴“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城市精神,香山书屋负责人季丰认为:“就是抱团发展、凝聚活力。”
季丰是一名商人,因要求员工读书无场所而困惑,后于2011年创办了多家纯公益性的书屋。他说,一个人,有了精神就有了激情和干劲;一个城市,有了精神就有了灵魂和动力。
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曾形象地将江阴人的集体性格概括为“拼死吃河豚”的精神。实体经济创新、传统产业淬炼、精品乃至极品、产品做到极致……这种“吃河豚”的拼劲无处不在。
以传统的冶金行业为例,在全国各地普遍承受去产能压力之时,江阴却风景独好。“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是1.35%,兴澄特钢是9%,吨钢利润超过1000多块钱。”
以不起眼的钢丝绳为例,江苏法尔胜集团就把这款产品做到了极致化。可以说,在吨钢利润只有1元钱的时代,经过“法尔胜”制造这双神奇的手,没人要的粗钢变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种钢绳,其多款产品在世界舞台上是细分领域当中的“王者”。
多年来,该集团旗下多款特种钢丝绳产品,小到手机电脑插接口丝,大到超级跨海大桥的斜拉绳,在世界同类市场上举足重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刘礼华说,企业已经连续19年在国内排位第一,在世界也是排位第三。
把江阴实业家定位为“工匠”,这似乎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是,实业家们身上散发着坚守实业的“工匠精神”。
极致本身,就代表着核心竞争力。正是靠着这种拼死追求极致的“狠”劲,去年江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首次突破1万件。
上海市委党校周东华教授曾评价,“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存活期不足3年,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匠精神,丧失了自我超越的能力。江阴企业则不同,转型重在立足本行,做精做强。”
科技创新 创业力量加速汇聚
山到高处人为峰——江阴的产业强市不断爬坡翻坎,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在江阴领军人才创智园,江阴市常务副市长费平说,这背后是江阴的人才工程在推动。
截至去年底,江阴人才达到34.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1万人,千人计划人才27人,两院院士38人,建立“诺奖”研究院4家,引进诺贝尔奖得主5人。
得人才者得天下。对于人才,不仅是江阴政府部门求贤若渴,追求不断创新的企业更是“趋之若鹜”。
坐落在江阴国家高新区的江苏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一款产品属国家1.1类创新药范畴。
“这种新药对于全人类而言是新药品。”董事长陈育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制药企业而言研究开发工作摆在首位,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以他本人为例,2007年他在美国拿到博士后回国,2009年组建起团队开始创业。公司刚组建,上海、江苏等多地政府纷纷抛来“橄榄枝”,力邀落户。最终,他选择了江阴市。“其他地方给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但江阴市开出的条件,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用于个人发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心动。”
江阴高新区是全国第二家设立于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人才,无锡“东方硅谷”领军人才200多人。
此外,还集聚海内外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0多名,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近500个。
为实干者点赞,为创业者加油,为受挫者暖心,为担当者担当,江阴构建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制定人才集聚计划,突出科技人才,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等,把打造“人才高地”列为全市“四个高地”之一……
去年12月23日,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显示,江阴全社会研发投入80多亿元,占江苏县市的12%,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家,居江苏县市第一。
人才成为城市创新升级的强大支撑。一家家企业搭上了“人才强企”的高速列车。在国家鼓励开发新能源,国内一窝蜂生产风电设备的时候,江阴远景能源科技公司依靠强大研发团队,摒弃中小型风电机,主攻大型风电机,将自身定位于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小型风机制造门槛低,市场一旦饱和,其结局只会是哀鸿遍野。”当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站在制高点的远景能源,依靠科技进步,不但拥有别人触摸不到的市场,更会把小制造商变成自己的配套车间,这就是差距所在。
服务引领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4个100亿”产业基金,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企业减负32条,暨阳英才计划23条,江阴板块新优势29条……
兑现奖励20.3亿元,企业减负49.8亿元……这一串串数字,见证了江阴一个个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表面上看,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给予企业的,是各种渠道的资金帮助。但对众多受惠企业来说,他们感受到的还有来自政府的有力支持和贴心的温暖。
有例为证:为壮大资本市场,江阴抢抓国内资本市场难得的窗口期,建立工作机制,组织企业上市,设立奖补资金,建立专项基金,筹建服务中心……
兴澄股份、华西集团、双良节能、阳光集团……江阴坐拥4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3000亿元;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江阴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
江阴一位银行业人士感慨地说:“政府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以及‘支持不干预、指导不指令’的开明定位,让‘江阴板块’得以保持源源不竭的活力和领先一步的优势。”
“当企业阳光灿烂,发展顺风顺水时,政府要服务好,保障好,当好‘店小二’;当企业遇到阴雨天,经营遇到困难,政府要提供全天候帮助,当好‘急郎中’。”这是江阴打造服务型政府,转型“店小二”、“急郎中”的真实写照。
在江阴采访的日子里,听到许多企业家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他们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有了政府强大的后盾,企业就有了强大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也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立足本土,坚守实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近年来阳光集团把总部留在江阴,重点高端的服装定制留在江阴,中低端的品牌的生产加工则转移到非洲。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实施第三轮转型,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完成了金融板块布局。转型后的华西村,工业占比虽已降至35%,服务业却超过了65%。
江阴人始终坚信,发展的基础在实体经济,江阴的比较优势也在实体经济。江阴的过去靠实体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江阴的未来还要靠产业强市来支撑。
来源:综合
出品:黄石日报社 编辑:方驰校读:何鹏
报料&投稿:
转载黄石日报原创图文须授权并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LV集团6049亿冲奢侈品市值榜首 蒂凡尼涨43倍|投资|A股|证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LV集团6049亿冲奢侈品市值榜首 蒂凡尼涨43倍
  与发行价相比,所有上市品牌的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有的股价甚至增幅达43倍
  理财周报记者 王小莓/文
  根据奢侈品品牌自身的历史、全球规模以及在国内的认知度综合考虑后,理财周报记者选出11家奢侈品品牌和奢侈品集团,涵盖市场上热门的奢侈品品牌对其发展势头进行对比。
  其中首先包括了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LVMH、Kering(开云)、Richemont(历峰)。
  与这些拥有众多奢侈品牌的集团相比,爱马仕、PRADA、Tiffany、Coach、Ferragamo、Burberry、Hugo Boss等虽然体量上不能与之相比,但从二级市场的表现上来看,却足以让三大奢侈品集团艳羡不已。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长期投资奢侈品股票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
  因为纵观理财周报记者所统计的奢侈品牌中,与发行价相比,所有品牌的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有的股价甚至增幅高达43倍。
  LVMH集团6049亿元市值居首
  在理财周报记者统计的11个奢侈品集团和品牌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LVMH集团(约合人民币6049.46亿元)、Swatch集团(约合人民币5877.49亿元)、Richemont集团(约合人民币3481.45亿元)。在三大奢侈品集团中,唯独Kering集团未进前三,排在第五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成为奢侈品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也并非一日之寒,其市值的大起大落如同过山车一般。
  LVMH集团在股市上的表现似乎与其奢侈品集团霸主地位不相符,股价一路跌宕起伏。1999年4月,LVMH以48.45欧元的发行价在法国上市,初期表现亮眼,股价一路攀升。2000年8月份就创出了当时的新高95.55美元,此后便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一路跌破发行价,至2001年更是创出了34.90欧元的最低价。之后一路震荡上行,在2007年10月份震荡反弹至另一个高点87.82欧元后,又一路下跌,在2008年11月再次跌到谷底价44.58欧元。之后进入震荡上行通道,截止到今年9月23日,股价为146.85欧元。与发行价相比,14年间,LVMH集团的股价翻了2倍。
  Swatch集团以中低档腕表著称,但仍不乏宝玑、宝珀、格拉苏蒂、欧米伽等高端腕表。这样中低高错落有致的产品结构也让Swatch集团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不至于遭受严重的业绩下滑。
  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上,Swatch集团比LVMH集团走得顺畅些。日,Swatch集团以每股101.75瑞士法郎的发行价开始上市,总体来看,股价一路震荡上行,至今增幅达到4.7倍。
  具体表现为:2007年9月,股价达到382瑞士法郎的阶段性高点后,便进入下行通道。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至2009年初一直下跌,最低点在2009年3月达到124.5瑞士法郎。之后开始走上正轨,进入窄幅震荡上行周期,如今股价高达589瑞士法郎。
  与Swatch集团以中低档腕表为主的产品结构不同,Richemont集团云集着各种高端腕表。如果没有遭遇全球经济危机或者中国的政治反腐,也许Richemont的股价会一路窄幅震荡上扬。但这场经济危机无疑给Richemont集团带来重创,市值缩水近4倍。
  日,Richemont以每股19.95美元的价格在瑞士上市。上市后,股价一路窄幅震荡攀升,一度在2007年10月份创出79.50瑞士法郎的高价。此后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股价一路下跌,直到2009年3月创下16.67瑞士法郎的历史最低价,跌破了发行价。重创后,股价开始反弹,一路小幅震荡向上,至今创下93.85的历史最高点。
  爱马仕14年市值增长近10倍,PRADA股价两年涨近2倍
  在单独的奢侈品牌中,唯一能与三大集团市值抗衡的是爱马仕。单从LVMH集团总裁阿诺特多次想要收购爱马仕的决心来看,爱马仕这块香饽饽的确馋人。
  日,爱马仕以24.67元每股的价格开始上市,但上市后的7年时间内,爱马仕的股价基本处于一个横盘阶段,没有多大涨幅。不过,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爱马仕的股价开始进入启动阶段,此后一路窄幅震荡向上,尤其是年间,股价上升势头明显。如今股价为267.45元,14年间,股价翻了10倍,市值也随之快速增长。
  正如爱马仕在经济危机中的坚挺表现一样,2008年爱马仕的股票也罕见地躲过一劫,并没有像其他奢侈品股票一样遭受重挫。
  在理财周报此次的奢侈品市值势力榜中,爱马仕以1786.48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四,仅次于Richemont,在独立品牌中位列第一,超过位列第五的Kering集团,其总市值为216.7亿欧元。
  几乎和爱马仕一起上市的Kering集团,在前五大市值中股市的走势最弱,整体走势形成一个碗状。
  1999年4月Kering以每股139.7欧元上市,刚一上市,Kering股价表现勇猛,股价一路飙升。在当年12月24日就创下历史最高价262.50欧元。可惜之后股价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对Kering集团更是雪上加霜,到2008年11月创下历史最低点31.54欧元,市值严重缩水。之后反弹缓慢上升,如今股价处于上升趋势,截至9月23日,股价为172.75欧元,与发行价相比,仅增长23.6%,
  14年间,股价增长不到一倍,如此疲弱的股市表现与Kering集团第三大奢侈品集团的地位实难相符。这似乎与Kering集团一直动荡不安的定位有关,在Kering集团旗下有三大部门:奢侈品、体育与生活时尚、零售。近几年,体育与生活时尚部门不断拖累集团整体业绩,集团也逐渐向奢侈品部门靠拢。从原来的PPR集团改名为Kering集团似乎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另外一个奢侈品股市神话来自PRADA,2011年才开始上市的PRADA用一年一倍的股价表现证明后来者居上的雄心。
  与其他奢侈品集团上市选择不同,PRADA将上市地点选择在香港。2011年6月,在历经波折之后,普拉达终于以39.50港元的价格登陆港交所,这是此前公布的定价指导区间的最低价。
  由于之前在香港的路演结果差强人意,机构投资者虽然表现了极大热情,有5倍超额认购;然而个人投资者却很少问津,多数人对于估值过高和PRADA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担忧。
  但之后PRADA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初期不被市场认可的情况下,PRADA在2012年1月初达到历史最低点32港元左右后,便一路攀升,至2013年3月初达到81港元的历史最高点。截止到9月23日,股价为75.500港元,增长近2倍。
  Coach股价13年涨27倍,Tiffany26年上涨43倍
  虽然定位为“入门级的奢侈品”,但COACH在股市上的表现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2000年,Coach以每股2.8美元左右的价格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此后股价一路攀升至2007年4月份的高点53.79美元,之后进入下行通道。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股价一路向下跌入2009年2月份13.98美元的低谷,再次上涨,到2012年3月份创下至今的高点77.09美元。13年间,COACH股价涨了27倍,市值增长也超过20倍。在此次的市值势力榜中,COACH以115亿欧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七。
  值得注意的是,COACH为了扩大投资者基础,表明对亚洲市场的重视,2011年9月开始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于47.65港元。但至今,COACH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截至9月24日,收于42港元,低于发行价。
  作为纯粹的珠宝品牌,Tiffany以620.77亿元的总市值位列第8,但以投资的角度看,Tiffany堪称奢侈品中的第一牛股。
  1987年3月,Tiffany以1.84美元的价格在美国上市,但在前十年的时间里,Tiffany的股价虽稳步上涨,但涨势稍慢,到1998年9月,才涨到8.33美元每股。此后进入快速上涨通道,但一路伴随着宽幅震荡,在大起大落中曲折向上。从2008年到2009年间,股价一路下跌,最低达到2009年2月的19.04美元。之后震荡上行,在日,创下至今的高点82.30美元,截至9月23日,股价为79.40美元。
  在理财周报记者统计的奢侈品市值势力榜中,Hugo Boss的上市时间最短,至今涨幅仅为20%。日以每股80.31欧元的价格上市,总体来说,Hugo Boss的股价也是跌宕起伏,但至今的振幅不大,最低点在2012年9月达到每股68.17欧元,最高点则为现在的每股96.6欧元。
  市值排名仅次于Hugo Boss的是以“明星御用皮鞋匠”著称的Ferragamo,甚至有奢侈品业内人士认为其将有可能取代LV此前的地位。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Ferragamo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颇为亮眼。
  2011年7月,Ferragamo以10.65欧元的开盘价在米兰交易所上市,上市初期的股价震荡相对较大,最低价在8月19日达到9.92欧元。从2012年1月开始,Ferragamo进入发力增长期,此后一路窄幅震荡向上,股价至日攀升至目前的最高点26欧元。之后,小幅回落进入整理期,截止到9月23日股价为25.31欧元,增长2倍多。
  排最后一名的为大名鼎鼎但市值仅为1.28亿欧元的Burberry。总的来说,Burberry的股价表现可以说在曲折中攀升。
  2002年1月以231便士左右的价格上市,登陆伦敦交易所。此后股价一直缓慢稳步上升,到日,达到阶段性的一个高点,此时的股价为720.5便士,接着便一路下跌,到日,达到最近几年的一个低点――每股205.5便士。此后,便加速上涨,但2011年至今,经过震荡整理后,达到最新的高点――每股1626便士。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均生产总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