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快乐女声沈阳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键盘器乐教育文化课分数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是本科教学校区之一,是沈阳音乐学院本科教学单位艺术学院所驻校区(原驻南校区的三个教学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职业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专升本学院现已迁至沈阳音乐学院文化产业创意园),南校区承担着沈阳音乐学院衍生专业的教学任务,除、教育等传统专业外,还设有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商务与管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音乐疗法等边缘、交叉专业。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基层艺术教育工作者,解决了从艺术作品创作到大众认知阶段断带人员的培训工作。   南校区位于浑南新区大学城,占地面积 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2.7万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 南校区建立了完备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图书馆藏书 27余万册,各类教室齐全,拥有国内一流、全套数字化录音设备的数码录音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实验小剧场(灰匣子);音乐剧排练厅;535间琴房的习练会馆;校园电视台;主持人演播室和非线性视频编采室;标准的足球场、篮球场;南校区体育馆更是在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馆内设施除球类、体操、健身器材外,还设有锻炼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的运动项目——攀岩;一座1.7万平方米的主教学综合楼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实践设施;可容纳1200人的音乐剧场现已成为浑南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和浑南新区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南校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技艺精湛的百名终身教授和满怀激情的年轻学者,现有专兼职教师 5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南校区立足教学改革前沿,体现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等世界一流的音乐学府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广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及学生出国深造。现有专兼职教师355人(教授66人、副教授95人、讲师45人);其中专任教师176人、外聘终身教师179人。   本着“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南校区以“培养精通音乐、舞蹈、表演艺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社会艺术需求为目标。南校区面向全国(含港、澳、台)招生,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监制的“沈阳音乐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马欣院长在教学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通过九年的办学实践凝练出的办学特色是在秉承了延安鲁艺传统精髓下的体制创新和独特理念及开拓创业的精神。 一、独特理念,“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 (一)秉承传统,顺应时代,形成办学理念 沈阳音乐学院这所东北地区唯一的、历史悠久的、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音乐艺术学府,从陕北老革命根据地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始终高举着振兴中华主旋律的旗帜。 1999年一群满怀激情对艺术教育充满了热爱的年青人,在音乐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沈阳市浑南开发区大学城开始了让延安鲁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创业历程。 秉承历史传统 毛泽东同志早在 1938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提出,文化艺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沈阳音乐学院早在东北鲁艺时期就创作了大量的贴近人民群众、受到人们群众欢迎的音乐作品,从《黄河大合唱》到《我们走在大路上》,始终反映的是最普通人民的生活,始终让艺术走近广大工农兵群众。南校区正是继承了延安鲁艺光荣传统,将“鲁艺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诠释,开始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符合社会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大部分中国人已经解决了温饱,正迈向小康生活。在这种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高雅、和谐、温馨的精神生活又成为人们对生活更新的追求,人们追求艺术的迫切性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社会上大批的文艺爱好者的产生也属必然,他们徘徊在艺术院校的门外,渴望步入艺术殿堂。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新型人才。这些现实需求证明了“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是现实社会需求的选择。南校区的艺术教育不钻象牙塔,不曲高和寡,才能够迅速与社会相融合、相联结,才能够有更多的消费群体,规模才能进一步扩大。 2006年普通招生报名人数达11,925人次,较2003年的1,512人次增长了688个百分点,这足以证明了对艺术教育需求社会群体的大量存在,也说明了南校区办学理念是富有特色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顺应时代发展 “ 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育人层次不及其他艺术院校,而是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沈阳音乐学院整体的发展构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并最终进入普及化。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为了顺应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确立了“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办学思路,形成了“一校四区”的“环本部卫星式”发展的办学格局。南校区办学理念的提出正是在这一构想下,大胆提出“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培养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传播者,培养联接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和工具。 立校之初,如何让“旧时神圣堂中曲,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南校区确立这一办学的初衷。随着南校区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这一办学理念的理解又注入了新的内容。从一开始让喜爱艺术的孩子圆梦这一简单的内容,发展到了现在“用新型的文化意识形态,引导、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用积极的态度改变过去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的状态,预防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出现文化单一化和发展滞后的现象发生”。在南校区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丰富这一办学理念的内涵,使其永远与时俱进,富有生命与活力。 (二)改革发展,培育人才,实践办学理念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确立了办学理念之后,就一直在办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着,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充分地体现着“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调整专业设置 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途径是多样的,南校区在实践这一办学理念所选用的手段是教育,培养能够将音乐舞蹈等艺术传播给大众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依照这样的定位,南校区确立了与办学理念相匹配特色专业方向。开办了全国唯一本科层次的教育、器乐教育、器乐教育、应用舞蹈教育系等一系列艺术教育专业方向。针对大众的欣赏特点开办了以歌曲创作为主的歌曲创作与 MIDI制作专业及以歌词创作为主的影视戏剧文学专业,开办了将艺术家、艺术作品以产品的方式介绍给大众的中介——艺术商务与、艺术专业方向。所设专业都围绕着南校区办学理念进行目标定位,进行课程设计。 改革课程体系 南校区培养人才的体系中处处渗透着办学理念。围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具有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注重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强调课程间的逻辑联系,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以及今后面向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力求每个专业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都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联系,成为专业课程的有利的支撑。 创新实践教学 为了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实践“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南校区形成了由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教学实践三部分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实践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艺术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教学实践是针对南校区师范为主体的专业方向设立的,是学生掌握教学本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从教能力,实现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重要训练环节。三部分实践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进行合理的调配,一年级学生社会实践占较多比例。由于学生刚入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不足,但是为了学生早日了解社会,明晰今后面对的岗位群,因此需要学生较多地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考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逐渐增多,学生要更多的参与到艺术实践当中实践所学到的专业技能,此时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互为消长。教学实践是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是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教学实践内容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有所差别,一、二年级主要以观摩教师教学为主,三年级开始进行模拟授课,教师指导,四年级进入教育实习。 同时,各专业的艺术实践有广泛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创作、表演、推广一条龙实践模式。各系学生实践成果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实现艺术作品从创作到演出的完整环节。例如:艺术文学系学生在实践中创作了歌词,由音乐制作系学生进行谱曲并制作成MIDI伴奏,由声乐教育系学生演唱,由艺术商务与管理系学生进行策划演出,由艺术传媒系学生作为音乐会的主持等。将各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次大型的演出实践。2006年南校区为成功录制了专辑《和谐沈阳》,本专辑从策划、创作到录制再到发放、宣传全部由本校师生共同完成。 为适应丰富实践教学的需求,南校区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门的实践演出机构——文化产业推广中心,专门负责校区对外文化交流及艺术实践演出工作。其下设的音乐舞蹈培训中心,更是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几年来,已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67个,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授权在我院建立各种培训基地,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乃至就业机会,也体现出社会各界对我院整体教学实力的认可。目前,社会各行业在南校区共建立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实践基地81个,校区正门的“实践基地名汇”记录着学院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的方向和成果。2006年7月,文化部与省教育厅开始在艺术教育、实践、开发研究等方面全面共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是共建中的重要教学单位。相信这些培训及实践基地会给南校区的教学注入更大的推动力,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专业群。 二、创新体制,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之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办学体制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格局。基于当今中国艺术教育市场的发展趋势,南校区敢为人先,打破了传统办学模式的窠臼,将艺术教育市场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走出了学校国有,但经费自筹,依托母体,整体规划,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办学道路。 (一)独辟蹊径,把握机遇,开拓式运筹发展 从 1998年10月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决定成立社会教育中心暨成人教育学院起,马欣作为成教院院长率领几个年轻人便承担起创业的重任。为寻求成人教育的更大发展,独辟蹊径,1999年9月开始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在原辽宁工运学院校区开办艺术教育。主校区党委的有力支持,给了这些年轻创业者有力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把握机遇,创造奇迹。于是,在这片荒远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院校。当时的辽宁工运学院占地面积102亩,仅有一座5,091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宿舍4,046平方米,办公条件较差,教学设施陈旧,生活及周边环境恶劣,泥泞的马路使学校难以与外界有效沟通。如今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10万余平方米的地表建筑,建立了完备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几年来,扩建了教学A楼513平方米,建成了5,733平方米的教学B楼、3,348平方米教学C楼,5,469平方米的音乐剧场。目前音乐剧场已成为浑南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和浑南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为更好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及生活等需要,又建造教工家属楼25,000平方米,学生公寓27,127.12平方米。新建的约2,7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在全国艺术类院校更是独树一帜。已建成的17,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教学楼,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与实践设施,更大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门前的泥泞小道已经变成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迎来了八方来宾。 (二)特色管理,有效运行,形成“一体化”管理网络 在主校区“依托母体,整体规划,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南校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为形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空间。建立了适于南校区发展的各级管理机构,统一步调,各司其职,互相渗透,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学校重大问题由院务委员会提出预案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院长办公会具体执行。群策群议,集思广益,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化、化、科学化,形成“一体化”管理网络有效运行机制。 1.人事管理敢于创新 根据辽宁省有关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南校区率先尝试聘用合同制的用人方式,在实践中体现用人机制优越性。同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实施人才管理动静结合。静态管理即教师队伍相对保持稳定状态,动态管理即无论在编教师还是聘用合同制教师都要履行南校区《教师岗位职责》,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在行政和教辅岗位上储备师资,形成师资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良性运行机制;教师职称动态管理,打破教师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以聘代评,突破职称终身制的传统沿袭,为青年教师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化考核与培训,革新常规,实行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年度考核,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2.教学管理勇于革新 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国外名校的日益渗透,各层次学校的异军突起,高校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与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更好地规范教学管理,在原《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基础上,修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为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南校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对教学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方面进行监控。为健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在各专业系设立政教统筹,作为最基层的监控,对教师上课、学生反馈等情况进行监督,并直接上报院长,保证监控信息畅通。为切实加强考风考纪,通过优势管理从正面引导学生,实施“诚信考试”,形成以考风带学风促教风的串联效应。真正做到教学管理的“全方位、宽角度、多手段”,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3.学生管理推陈出新 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学生管理人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刻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考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推陈出新,跟进学生管理工作,拓展管理手段,抓落实、强化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德育育人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执行“院长接待日”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设立“院长信箱”,使院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处理、定期反馈学生意见,对稳定教学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 2005年9月建立以来,共收到学生有关教学、生活等事宜信件上百封,院长回复率百分之百,院长办公室及时督检各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情况。“院长接待日”与“院长信箱”双管齐下,建立全方位育人服务体系,做到学生管理多层次、多手段,突出学生地位。 4.后勤管理锐意拓新 南校区锐意拓新,以融资促,以先进的后勤社会化模式促管理,强调后勤服务功能与意识,积极走出一条容管理、服务、建设、合作于一体的全新后勤管理模式,使后勤管理真正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后勤管理强化为教学服务意识,保证各项教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强调为学生服务意识,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合作,引进资金,有效加强、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与合作方签订协议,由合作单位投入资金,进行校区基本建设,由南校区后勤部门负责管理。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基本保障。 三、 团结励志,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南校区精神 日的沈阳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艺术类加试首日,出现爆棚场面,第一轮报考考生超过8000人,预计加上二轮报考考生将过10000人,预计录取比例将要超过10:1。”这样的报名人数对南校区来说是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全国音乐艺术类院校招生报考人数中也是屈指可数。南校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考生,主要来自于南校区的社会影响力,来自于南校区所取得的成绩。南校区师生先后在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大赛、第八届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喜人的成绩;成功承办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即将承办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先后有两位文化部副部长以及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参观指导。如此骄人的成绩和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一所没有财政拨款,自力更生的年轻学校,一个教师大多数由年轻人组成的学校在短短的七年办学实践中取得的,艺术教育界将此誉为“南校区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归结于“团结励志,开拓创新、益于社会”的南校区精神。 (一)艰苦创业中孕育南校区精神 大学的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南校区现象与精神的形成是与南校区的体制、发展历程、校区领导、教师与学生密不可分的。 南校区创建了中国“第四态”办学模式,即“学校国有、自筹经费”。几年来南校区从一开始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资金缺乏,发展到今天的汇聚了两亿资产,三千余在校生的大型艺术学院。正是这种白手起家,没有外援的发展基础使南校区领导、教师、学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将南校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最终取得不斐的成绩。 南校区成立伊始面临着高校不断扩招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矛盾。南校区要生存就必须要贴近考生贴近社会需求,就要不断地思索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在领导和教职工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下及时调整确立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使南校区在竞争激烈的艺术教育领域迅速崛起。 南校区教师以年轻人为主,虽然经验有待进一步的积累,但正由于年轻才使南校区的教师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摒弃了沉积的不良之风,年轻人富有朝气,富于创造,对事业充满了热情,高效率的工作,都是南校区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有了这样的年轻群体才有了南校区富有创造性的办学神话。 (二)弘扬南校区精神,创一流教育品牌 南校区人在艰苦中创业,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形成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勤于发展、益于社会的创业精神。纵观校区发展的历程,南校区精神始终是校区发展的精神保障,同时校区每个阶段的飞跃都诠释着南校区精神。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1999年沈阳音乐学院与辽宁工运学院联合办学,开创音乐学院开放式办学的新路。从一开始的成人教育,到试办高职教育,最后开办普通本科教育,在教育市场膨胀的今天寻求特色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几年间南校区的地表建筑从3万多平方米速增至到10万多平方米。拓展了影视戏剧文学、影视表演、艺术传媒、艺术商务与管理等以音乐、舞蹈为依托的交叉专业。同时,南校区人在各项工作中挑战传统,大胆创新,形成了南校区的独特的育人及管理模式。经过全院师生的提炼与挖掘,归纳汇总成为南校区办学中的亮点。 南校区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行了许多特色育人模式。利用名人效应,开设专家教学班和特色教学班,专家班聘用主讲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主教辅导,吸引了生源,同时培养了青年教师,并成为南校区培养尖子生的途径;突出专业课中的德育教育,制定了《关于专业课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规定》促使教师在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授课的同时,凭借这一独特、便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创新特色教学内容,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进行外延技能学习、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拓宽知识层面,增强就业能力,适应多元化需求。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两种聘用方式相结合,改善教师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聘用省内百名专家教学为我院终身教授,经常来为学院教师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向学院反馈社会评价,通报办学信息,参加教学研讨等活动,为学院扩大宣传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3年以来南校区共聘请国内外各类专家讲学近百次,其中有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经纪人陈纪新以及来自德、日、法、俄、美、西等国的专家学者;教学纪律严明,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教职工,严格处理,有令必行,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尚。 机构设置方面,采用委员会管理体制,由院务委员会管理学院层面事务,各系成立系务委员会。在健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配备充足教学管理人员的前提下,将教学秘书改为教学、行政统筹,并赋予其特殊管理权限,例如:对教师出勤、上课情况、授课内容进行检查,维护教学纪律,掌握学生思想,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反应,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教师反馈学生意见。可以将情况不经任何人审阅,直接报送院长办公室。有专职的考勤员检查教师出勤授课情况,严格检查串课、调课、代课、停课的审批手续,长此以往,从不间断。专职辅导员机制, 24小时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设立教学装备部,专职管理学院教学设备的采购。充分体现了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勤于发展,益于社会 南校区自建校以来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年、每个学期、甚至每一天都在发展着、变化着,正犹如一个新生儿一样,不断地成长。南校区人从来不曾倦怠过,所有教职工都沉浸于校区飞速发展的快乐之中。在建校的九年当中,学校从沈阳音乐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演变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最终成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力的艺术学院。之所以有这样飞速的发展就是因为南校区勤于发展的精神。随着校区软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南校区人具有强烈的社会的责任感,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浑南新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建立友好往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社会提供服务,实践着“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在沈阳几所高校中进行巡回演出,并多次“送艺术下乡”——赴辽宁贫困地区进行演出。 2006年为宣传沈阳世博会举办了百场义演音乐会,并为“世园会”创作并制作精美歌曲专辑,免费向市民发放。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南校区开展了“艺术教育希望工程”,“艺术教育希望工程”的院长教学班,所有课程均由院领导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义务授课。一方面为农村艺术教育培养师资,为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南校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些举措都是由于南校区人的善于思变,不断进取的结果,它是南校区飞速发展的动力,是南校区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保证。 在九年的发展历程中,南校区精神演绎出南校区发展的神话,积累成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未来,南校区将继续弘扬南校区精神,用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打造具有一流队伍、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创新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提高整个国民艺术素质,实现艺术大众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南校区在确立了办学理念之后,就一直在办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着,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充分地体现着“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调整专业设置
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途径是多样的,南校区在实践这一办学理念所选用的手段是教育,培养能够将音乐舞蹈等艺术传播给大众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依照这样的定位,南校区确立了与办学理念相匹配特色专业方向。开办了全国唯一本科层次的声乐教育、键盘器乐教育、管弦器乐教育、应用舞蹈教育系等一系列艺术教育专业方向。针对大众的欣赏特点开办了以歌曲创作为主的歌曲创作与&
MIDI制作专业及以歌词创作为主的影视戏剧文学专业,开办了将艺术家、艺术作品以产品的方式介绍给大众的中介——艺术商务与管理、艺术传媒专业方向。所设专业都围绕着南校区办学理念进行目标定位,进行课程设计。
改革课程体系
南校区培养人才的体系中处处渗透着办学理念。围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具有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注重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强调课程间的逻辑联系,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以及今后面向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力求每个专业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都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联系,成为专业课程的有利的支撑。
创新实践教学
为了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实践“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南校区形成了由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教学实践三部分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实践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艺术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教学实践是针对南校区师范为主体的专业方向设立的,是学生掌握教学本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从教能力,实现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重要训练环节。三部分实践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进行合理的调配,一年级学生社会实践占较多比例。由于学生刚入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不足,但是为了学生早日了解社会,明晰今后面对的岗位群,因此需要学生较多地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考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逐渐增多,学生要更多的参与到艺术实践当中实践所学到的专业技能,此时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互为消长。教学实践是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是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教学实践内容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有所差别,一、二年级主要以观摩教师教学为主,三年级开始进行模拟授课,教师指导,四年级进入教育实习。&
同时,各专业的艺术实践有广泛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创作、表演、推广一条龙实践模式。各系学生实践成果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实现艺术作品从创作到演出的完整环节。例如:艺术文学系学生在实践中创作了歌词,由音乐制作系学生进行谱曲并制作成MIDI伴奏,由声乐教育系学生演唱,由艺术商务与管理系学生进行策划演出,由艺术传媒系学生作为音乐会的主持等。将各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次大型的演出实践。2006年南校区为沈阳世园会成功录制了专辑《和谐沈阳》,本专辑从策划、创作到录制再到发放、宣传全部由该校师生共同完成。
丰富实践教学的需求
南校区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门的实践演出机构——文化产业推广中心,专门负责校区对外文化交流及艺术实践演出工作。其下设的音乐舞蹈培训中心,更是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几年来,已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67个,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授权在我院建立各种培训基地,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乃至就业机会,也体现出社会各界对我院整体教学实力的认可。目前,社会各行业在南校区共建立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实践基地81个,校区正门的“实践基地名汇”记录着学院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的方向和成果。2006年7月,文化部与省教育厅开始在艺术教育、实践、开发研究等方面全面共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是共建中的重要教学单位。相信这些培训及实践基地会给南校区的教学注入更大的推动力,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专业群。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办学体制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格局。基于当今中国艺术教育市场的发展趋势,南校区敢为人先,打破了传统办学模式的窠臼,将艺术教育市场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走出了学校国有,但经费自筹,依托母体,整体规划,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办学道路。
开拓式运筹发展
独辟蹊径,把握机遇
从&1998年10月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决定成立社会教育中心暨成人教育学院起,马欣作为成教院院长率领几个年轻人便承担起创业的重任。为寻求成人教育的更大发展,独辟蹊径,1999年9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月开始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在原辽宁工运学院校区开办艺术教育。主校区党委的有力支持,给了这些年轻创业者有力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把握机遇,创造奇迹。于是,在这片荒远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院校。当时的辽宁工运学院占地面积102亩,仅有一座5,091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宿舍4,046平方米,办公条件较差,教学设施陈旧,生活及周边环境恶劣,泥泞的马路使学校难以与外界有效沟通。如今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10万余平方米的地表建筑,建立了完备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几年来,扩建了教学A楼513平方米,建成了5,733平方米的教学B楼、3,348平方米教学C楼,5,469平方米的音乐剧场。目前音乐剧场已成为浑南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和浑南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为更好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及生活等需要,又建造教工家属楼25,000平方米,学生公寓27,127.12平方米。新建的约2,7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在全国艺术类院校更是独树一帜。已建成的17,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教学楼,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与实践设施,更大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门前的泥泞小道已经变成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迎来了八方来宾。
特色管理,有效运行
形成“一体化”管理网络&
在主校区“依托母体,整体规划,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南校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为形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空间。建立了适于南校区发展的各级管理机构,统一步调,各司其职,互相渗透,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学校重大问题由院务委员会提出预案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院长办公会具体执行。群策群议,集思广益,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形成“一体化”管理网络有效运行机制。
人事管理敢于创新
根据辽宁省有关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南校区率先尝试聘用合同制的用人方式,在实践中体现用人机制优越性。同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实施人才管理动静结合。静态管理即教师队伍相对保持稳定状态,动态管理即无论在编教师还是聘用合同制教师都要履行南校区《教师岗位职责》,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在行政和教辅岗位上储备师资,形成师资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良性运行机制;教师职称动态管理,打破教师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以聘代评,突破职称终身制的传统沿袭,为青年教师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化教师考核与培训,革新常规,实行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年度考核,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教学管理勇于革新
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国外名校的日益渗透,各层次学校的异军突起,高校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与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更好地规范教学管理,在原《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基础上,修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为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南校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对教学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方面进行监控。为健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在各专业系设立政教统筹,作为最基层的监控,对教师上课、学生反馈等情况进行监督,并直接上报院长,保证监控信息畅通。为切实加强考风考纪,通过优势管理从正面引导学生,实施“诚信考试”,形成以考风带学风促教风的串联效应。真正做到教学管理的“全方位、宽角度、多手段”,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学生管理推陈出新
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学生管理人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刻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考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推陈出新,跟进学生管理工作,拓展管理手段,抓落实、强化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德育育人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执行“院长接待日”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设立“院长信箱”,使院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处理、定期反馈学生意见,对稳定教学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
2005年9月建立以来,共收到学生有关教学、生活等事宜信件上百封,院长回复率百分之百,院长办公室及时督检各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情况。“院长接待日”与“院长信箱”双管齐下,建立全方位育人服务体系,做到学生管理多层次、多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后勤管理锐意拓新
南校区锐意拓新,以融资促建设,以先进的后勤社会化模式促管理,强调后勤服务功能与意识,积极走出一条容管理、服务、建设、合作于一体的全新后勤管理模式,使后勤管理真正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后勤管理强化为教学服务意识,保证各项教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强调为学生服务意识,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合作,引进资金,有效加强、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与合作方签订协议,由合作单位投入资金,进行校区基本建设,由南校区后勤部门负责管理。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基本保障。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日的沈阳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艺术类加试首日,出现爆棚场面,第一轮报考考生超过8000人,预计加上二轮报考考生将过10000人,预计录取比例将要超过10:1。”这样的报名人数对南校区来说是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全国音乐艺术类院校招生报考人数中也是屈指可数。南校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考生,主要来自于南校区的社会影响力,来自于南校区所取得的成绩。南校区师生先后在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大赛、第八届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喜人的成绩;成功承办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即将承办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先后有两位文化部副部长以及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参观指导。如此骄人的成绩和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一所没有财政拨款,自力更生的年轻学校,一个教师大多数由年轻人组成的学校在短短的七年办学实践中取得的,艺术教育界将此誉为“南校区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归结于“团结励志,开拓创新、益于社会”的南校区精神。
艰苦创业中孕育南校区精神
大学的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南校区现象与精神的形成是与南校区的体制、发展历程、校区领导、教师与学生密不可分的。
南校区创建了中国“第四态”办学模式,即“学校国有、自筹经费”。几年来南校区从一开始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资金缺乏,发展到今天的汇聚了两亿资产,三千余在校生的大型艺术学院。正是这种白手起家,没有外援的发展基础使南校区领导、教师、学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将南校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最终取得不斐的成绩。
南校区成立伊始面临着高校不断扩招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矛盾。南校区要生存就必须要贴近考生贴近社会需求,就要不断地思索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在领导和教职工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下及时调整确立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使南校区在竞争激烈的艺术教育领域迅速崛起。
南校区教师以年轻人为主,虽然经验有待进一步的积累,但正由于年轻才使南校区的教师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摒弃了沉积的不良之风,年轻人富有朝气,富于创造,对事业充满了热情,高效率的工作,都是南校区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有了这样的年轻群体才有了南校区富有创造性的办学神话。
弘扬南校区精神,创一流教育品牌
南校区人在艰苦中创业,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形成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勤于发展、益于社会的创业精神。纵观校区发展的历程,南校区精神始终是校区发展的精神保障,同时校区每个阶段的飞跃都诠释着南校区精神。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1999年沈阳音乐学院与辽宁工运学院联合办学,开创音乐学院开放式办学的新路。从一开始的成人教育,到试办高职教育,最后开办普通本科教育,在教育市场膨胀的今天寻求特色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几年间南校区的地表建筑从3万多平方米速增至到10万多平方米。拓展了影视戏剧文学、影视表演、艺术传媒、艺术商务与管理等以音乐、舞蹈为依托的交叉专业。同时,南校区人在各项工作中挑战传统,大胆创新,形成了南校区的独特的育人及管理模式。经过全院师生的提炼与挖掘,归纳汇总成为南校区办学中的亮点。
办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实行了许多特色育人模式。利用名人效应,开设专家教学班和特色教学班,专家班聘用主讲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主教辅导,吸引了生源,同时培养了青年教师,并成为南校区培养尖子生的途径;突出专业课中的德育教育,制定了《关于专业课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规定》促使教师在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授课的同时,凭借这一独特、便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创新特色教学内容,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进行外延技能学习、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拓宽知识层面,增强就业能力,适应多元化需求。&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两种聘用方式相结合,改善教师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聘用省内百名专家教学为我院终身教授,经常来为学院教师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向学院反馈社会评价,通报办学信息,参加教学研讨等活动,为学院扩大宣传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3年以来南校区共聘请国内外各类专家讲学近百次,其中有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经纪人陈纪新以及来自德、日、法、俄、美、西等国的专家学者;教学纪律严明,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教职工,严格处理,有令必行,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尚。
机构设置方面,采用委员会管理体制,由院务委员会管理学院层面事务,各系成立系务委员会。在健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配备充足教学管理人员的前提下,将教学秘书改为教学、行政统筹,并赋予其特殊管理权限,例如:对教师出勤、上课情况、授课内容进行检查,维护教学纪律,掌握学生思想,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反应,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教师反馈学生意见。可以将情况不经任何人审阅,直接报送院长办公室。有专职的考勤员检查教师出勤授课情况,严格检查串课、调课、代课、停课的审批手续,长此以往,从不间断。专职辅导员机制,&
24小时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设立教学装备部,专职管理学院教学设备的采购。充分体现了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勤于发展,益于社会
南校区自建校以来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年、每个学期、甚至每一天都在发展着、变化着,正犹如一个新生儿一样,不断地成长。南校区人从来不曾倦怠过,所有教职工都沉浸于校区飞速发展的快乐之中。在建校的九年当中,学校从沈阳音乐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演变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最终成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力的艺术学院。之所以有这样飞速的发展就是因为南校区勤于发展的精神。随着校区软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南校区人具有强烈的社会的责任感,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浑南新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建立友好往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社会提供服务,实践着“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
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在沈阳几所高校中进行巡回演出,并多次“送艺术下乡”——赴辽宁贫困地区进行演出。&2006年为宣传沈阳世博会举办了百场义演音乐会,并为“世园会”创作并制作精美歌曲专辑,免费向市民发放。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南校区开展了“艺术教育希望工程”,“艺术教育希望工程”的院长教学班,所有课程均由院领导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义务授课。一方面为农村艺术教育培养师资,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南校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些举措都是由于南校区人的善于思变,不断进取的结果,它是南校区飞速发展的动力,是南校区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保证。&
在九年的发展历程中,南校区精神演绎出南校区发展的神话,积累成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未来,南校区将继续弘扬南校区精神,用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打造具有一流队伍、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创新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提高整个国民艺术素质,实现艺术大众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1998年10月,经沈阳音乐党委决定成立社会教育中心暨成人教育学院。
1999年9月,与辽宁工运学院成功实现联合办学,拓展了专业领域并提高了办学层次;
2001年开始试办高等职业教育,成立职业艺术学院;
2002年9月,根据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南校区开办了普通本科教育,成立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2003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日,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接收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舞校)南校区艺术分校。
2010年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为了更好迎合社会需求办学,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将“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更改为“让艺术走向大众”。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日-5月6日在由德国威斯巴登国立音乐学院、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音乐艺术学校联合主办,德国威斯巴登市文化局协办的"第三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中,学生李丹丹荣获钢琴演奏优秀奖;
2004年,戏剧影视表演系04级学生刘维在选秀类活动"莱卡-我行我秀"中获得冠军;
日-18日南校区青年合唱团在德国布莱梅举办的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中获得了现代混声合唱亚军与混声合唱银奖两项奖项,是中国参赛队中高等艺术院校获得的最高奖项,7月15日合唱团参加了"中国之夜"演出,作曲系主任丁竹创作的新合唱作品《霸王别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2005年,基础音乐教育系学生尚璐璐参加"中华青少年精英演艺人才选拔大赛"获得金奖。
日-15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巴勒莫举办的"意大利第八届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中,青年教师胡珅一举获得最佳舞台音乐表演演唱奖和意大利音乐家评论委员会授予的特别演唱奖两项大奖;
日-7日,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举行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歌曲创作与MIDI制作系主任丁竹创作的作品《祭》荣获新曲目创作奖二等奖,南校区的民乐组合获优秀演奏奖;
2006年,声乐教育系04级学生于洪军在选秀类活动"莱卡-加油好男儿"中进级决赛。
日-10日在黑龙江塔河市举办的《第六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比赛》中,艺术文学系主任张红星荣获小品《心碑》编剧一等奖、导演二等奖,青年教师王海健荣获导演二等奖,青年教师喻东荣获表演二等奖,学生于飞荣获表演二等奖;凭借小品《招商引"媳"》学生郑鸿晨、刘思月荣获表演一等奖,该剧荣获剧目一等奖;
2006年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南校区戏剧影视表演系参演剧目《沼泽中的鹤》荣获五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日-1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南校区《东北秧歌女生班精品组合课》荣获精品组合课最佳编排奖、最佳表演奖;《欢天喜地秧歌情》中国民族舞群舞表演二等奖,舞蹈教育系主任石月荣获剧目创作三等奖,舞蹈教育系教师丁妮、毕丹、王瑶荣获优秀园丁奖,作曲与MIDI制作系主任丁竹为参赛舞蹈所作的音乐荣获音乐创作三等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2006年,学生赵勖荣获"第三届全国新人新词新曲选拔赛"特等奖
日汶川地震&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组织人力深入汶川地震灾区免费招收汶川100个孩子来沈阳音乐学院学习。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迎来了100名来自四川灾区应届初中毕业生,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将会免除他们为期七年(包括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学生们在这里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时光。
日至23日,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桃李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我国东北地区举行,也是第一次由音乐院校承办该项比赛(以往都是舞蹈院校承办)。
日19时30分,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纪念音乐会——交响合唱套曲《珠联璧合》全球首演”。该作品由著名作家、学者阮振铭先生作词,著名作曲家刘聪先生作曲,国际著名指挥大师吕嘉执棒,国际著名歌唱家莫华伦、张立萍、孙砾领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青年合唱团演唱。此次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全力主办,并且促成知名艺术大师强强联合,不仅为首都艺术演出市场增加了亮丽的色彩,还受到了意大利政府的高度赞扬,其艺术性和政治意义影响深远。该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
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2010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名单。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承办的“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从全国191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并成功立项。这是通过立项的10个项目中唯一一个由高校承担的文化创新项目。
日国务院办厅审批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担负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日晚,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民族声乐教育系青年教师王芳,在2012年江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红歌会”比赛中,与全国数万名参赛选手历经3个月的角逐,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荣获2012年“中国红歌会”全国总决赛年度亚军。
日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民族声乐教育系青年教师王芳在中央电视台2014春节联欢晚会中领唱《英雄赞歌》。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院长答考生及家长问:
一、家长问:南校区与校本部是什么关系?
院长答:沈阳音乐学院由三好校区(校本部)、南校区、桃仙校区和大连校区四部分组成,院党委及行政机关设在三好校区(校本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分校区管理,四个校区是平等的,毕业证书是统一的。
二、家长问:南校区怎么是艺术学院?
院长答:艺术学院是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驻地教学单位,将来还会有影视学院、演艺学院等等到此地办学,这就如某某大学下设某某学院一样。
三、家长问:你培养学生定位、目标、办学宗旨、手段是什么?
院长答:我们学校培养人才是专才加通才,面向市场、走向大众、全新课程、人性手段,不好高骛远、严格管理,让家长放心,使社会满意。
四、家长问:我孩子报名时是想学音乐表演,而现在改为高师是怎么回事?
院长答:南校区取消声乐表演(现代声乐演唱除外)、器乐表演(现代乐器演奏、双排键演奏除外),新建音乐学中的高师声乐演唱及高师器乐演奏学科,旨在培养艺术大中专学校专业教员及歌舞团独唱(奏)演员。这样,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宽泛,将来不想当专业团体演员的可到艺术院校当专业教师。
五、家长问:你校有两轮专业考试是怎么回事?
院长答:为了使考生取得最好成绩,不以一次成绩论成败,我们特安排两轮考试,如果孩子专业好文化课差,就在第一轮取得合格证后,集中精力学文化课;如果专业课稍差一些,可考两次,我们取两次中最好成绩上报省招考办。
六、家长问:检喉是怎么回事?
院长答:检喉是所有用嗓子的考生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声乐(三种唱法)、音乐剧、影视表演、播音主持、音乐教育等专业学生都要用嗓子,如有严重嗓音缺陷者,是不适合上述专业学习的;这与军事院校体检时对身体的要求是大同小异的;考生在候考时可随时到卫生所检喉。
七、家长问:录取时怎么报志愿?
院长答:报志愿时省招考办会在考生须知中列出沈阳音乐学院及其他院校的学校代码,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填报志愿。
八、家长问:录取时文化课分数怎么定?
院长答:我院根据省招考办划定的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及填报我院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自主划定文化课分数线。
九、家长问:我孩子假如考取贵校,毕业证书落款的公章是什么?
院长答:当然是“沈阳音乐学院”字样,因为南校区就是沈阳音乐学院的一部分。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一)艺术文学系 1、综合面试 2、笔试:(1)中外歌词、戏剧常识(2)命题戏剧故事、歌词创作 3、专业面试:(1)考官提问(中外文艺常识)(2)命题即兴创作、评论 (二)戏剧影视表演系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方向(考生不得化妆及佩带首饰):1、综合面试 2、命题表演 3、朗诵(自备、体裁不限,2.5分钟以内)4、演唱(自备歌曲一首,无伴奏)5、形体(自备舞蹈、武术、体操等,2.5分钟以内)6、专业检喉  音乐剧表演专业方向(考生不得化妆及佩带首饰):1、综合面试 2、命题表演   3、自备舞蹈片段(风格不限,3分钟以内)4、演唱(自备歌曲一首)5、朗诵(自备、体裁不限,2.5分钟以内)6、视唱(简谱)7、专业检喉   (三)艺术传媒系 :播音主持专业方向(考生不得化妆及佩带首饰):1、综合面试 2、朗诵(自备、体裁不限,2.5分钟以内)3、(2.5分钟以内)4、特长展示(2分钟,声乐、器乐、舞蹈、表演任选其一)5、专业检喉  文艺编导专业方向: 1、综合面试 2、笔试(文学常识及命题作文) 3、朗诵(自备、体裁不限,2.5分钟以内)4、即兴创作(命题编讲故事) 5、特长展示(2分钟,声乐、器乐、舞蹈、表演任选其一)   (四)音乐制作系 :歌曲创作与MIDI制作、录音艺术专业方向:1、综合面试 2、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及和声学)3、歌曲创作4、听音笔试 5、专业面试(考官命题问答及乐器演奏曲目一首)   (五)合唱指挥系 :1、综合面试 2、基本乐理 3、听音笔试 4、钢琴演奏(299以上程度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5、歌曲演唱(曲目一首,唱法、风格不限)6、视唱 视唱2/4、3/4、4/4、3/8、6/8等节拍的含有两升、两降号以内各调式的谱例一首。   (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考生须自带考试工具)1、综合面试 2、素描 3、色彩 4、速写   (七)舞台艺术系(考生须自带考试工具) 1、综合面试 2、歌曲演唱或乐器演奏曲目一首 3、、节奏 4、素描 5、色彩   (八)应用舞蹈教育系:舞蹈教育专业方向:1、综合面试 2、素质测试3、舞蹈片段 4、即兴表演& 舞蹈编导专业方向: 1、综合面试 2、素质测试 3、舞蹈片段 4、命题舞蹈片段创作   (九)时装模特教育系:1、综合面试2、自然条件测量(身高、体重、比例)3、泳装面试(正面、背面、侧面) 4、模特表演(步态、节奏、表演) 5、才艺表演(1分钟)   (十)声乐教育系 :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两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中外作品不限,自带曲谱,不自带钢伴;如演唱外国作品,要求演唱原文;报名时提交曲目名称及调式、调性) 3、听音笔试4、专业检喉   (十一)民族声乐教育系 :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两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自带曲谱,不自带伴奏;报名时提交曲目名称及调式、调性)3、听音笔试 4、专业检喉   (十二)键盘器乐教育系 :钢琴、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单排键电子琴专业方向: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两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 3、听音笔试   艺术指导(钢琴伴奏)专业: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两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 3、视奏 4、听音笔试   (十三)管弦器乐教育系:1、综合面试2、自备曲目二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 3、听音笔试   (十四)民族器乐教育系(考生需自备乐器):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二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3、听音笔试   (十五)流行音乐教育兼表演系 :流行音乐声乐教育兼表演专业方向: 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二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自备VCD或MD伴奏音乐) 3、形体表演(1分钟以内)4、听音笔试 5、专业检喉  流行音乐器乐教育兼表演专业方向:1、综合面试 2、自备曲目二首,考官指定一首应试 3、听音笔试   (十六)基础音乐教育系 :1、综合面试 2、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自备乐曲一首)3、歌曲演唱(自备曲目一首,声乐、民族声乐演唱自带乐谱,不自带伴奏;流行声乐演唱自备伴奏音乐)4、听音笔试 5、专业检喉   (十七)艺术商务与管理系 :1、综合面试 2、专业面试:(1)考官提问 (2)才艺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朗诵、体操任选其一)3、笔试:艺术常识、娱乐资讯、政治经济学、文案策划综合分析等(考查考生的思维、文字表述、艺术感知、专业敏感度等综合能力)   (十八)乐音与健康系 :1、综合面试 2、基本乐理 3、听音笔试 4、心理学与医学基础常识笔试 5、特长展示(演唱或演奏曲目一首)   (十九)社会艺术教育系(考生须自带考试工具):1、综合面试 2、歌曲演唱或乐器演奏,自备曲目一首 3、舞蹈片段(三分钟以内)4、素描 5、色彩   (二十)专家班教学管理中心 二胡、板胡演奏专家班1、综合面试 2、独奏曲两首 3、练习曲一首 4、适当加奏音阶或琶音 5、听音笔试  萨克斯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练习曲一首 3、古典乐曲或流行乐曲一首 4、视奏 5、听音笔试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演奏不同题材乐曲三首(不限风格、体裁)   3、即兴演奏能力测试 4、听音笔试 古典吉他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塞戈维亚》音阶一首 3、《维拉罗伯斯》指定练习曲一首   4、《巴赫前奏曲》一首   5、轮指乐曲一首 6、古典时期作品一首 7、听音笔试   长笛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练习曲一首 3、乐曲一首   4、规定曲目《》(G大调或D大调)(第一乐章或第二乐章) 5、听音笔试  单簧管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练习曲一首 3、乐曲一首 4、听音笔试  小号演奏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大小调音阶 3、练习曲两首(中等程度) 4、古典乐曲第一乐章(海顿或胡梅尔曲) 5、听音笔试   民族声乐演唱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艺术歌曲一首 3、民族改编歌曲一首 4、听音笔试  流行音乐演唱专家班 1、综合面试 2、流行歌曲两首(风格不限) 3、乐器展示(钢琴、吉他等乐器展示) 4、形体表演(1分钟以内) 5、听音笔试 院长教学班(仅限第二轮专业招生考试时报名应试) 1、综合面试 2、(综合素质问答) 3、笔试(文字综合能力) 注:院长教学班限招辽宁省农村、乡镇农业户口考生,报名时须提交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入学时须与南校区签定《定向培养协议书》。 附: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听音笔试考试内容  歌曲创作与MIDI制作、录音艺术、合唱指挥、音乐疗法专业方向:1、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2、和弦听写: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及转位; 3、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   4、旋律听写:两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两个升、降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   基础音乐教育、演唱专业方向: 1、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2、和弦听写: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及转位; 3、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 4、旋律听写:一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一个升、降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   演奏专业方向: 1、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2、和弦听写: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及转位; 3、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   4、旋律听写:一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一个升、降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
 让艺术走向大众
毕业生矫瑞在阿吉中学支教艺术本来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今却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 随着艺考热的持续升温,艺术成了最烧钱的教育。一路飙升的学费杂费,让许多农村孩子在艺术院校面前望而却步;而大批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如此“损不足而奉有余”的“马太效应”,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城乡之间的艺术教育鸿沟越来越大。艺术教育对于那些出身于寒门的农村孩子来说,是画在纸上的饼,悬在空中的梦。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评审通过的“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曾对辽、吉、黑、鲁、豫、皖等省县乡中小学进行了一次问卷,结果表明:艺术教师队伍缺编严重,边远贫困地区大多是零。 沈阳音乐学院从1984年起,开设了培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班。到2005年,从这个班走出去的3500名学生,无一人到乡镇中小学任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辽宁省有1.2万所农村中小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80%以上。这么多的学校缺乏艺术专业师资,所谓的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脱胎于延安鲁艺的沈阳音乐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音乐艺术学府。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提出,文化艺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秉承鲁艺精髓的沈音南校区从成立伊始,就提出了“让艺术走向大众”的办学理念。院长马欣说,“常规的艺术院校往往致力于艺术家的培养,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让艺术走向大众的传播者,培养连接艺术与大众的桥梁和工具。” 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早在2006年,比国家发布《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整整提前了一年,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艺术教育希望工程”,他们决定利用10年时间,投资1000万元,为农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以音乐为主、美术为辅的中小学教师及乡(镇)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 按照计划,该校每年招收20名至40名学生,在入学前与其签订后义务服务于农村艺术教育的协议,到指定的农村、乡镇中小学义务服务两年。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免收学生四年的学费及住宿费,总计每生5﹒28万元;到乡镇中小学支教服务期间,由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发放生活补助费每月每人500元,同时根据学生专长,为农村艺术教育无偿提供一件乐器。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2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36:5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快乐女声沈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