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司马懿的老婆战队?

帖子主题:历史事实: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
共&13862&个阅读者&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金币:236 枚
工分:510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事实: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
文章提交者:vincentheb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觉得奇怪吧,和不是死敌吗,怎么说诸葛亮反而成就了司马?大家不要急躁听我慢慢道来。诸葛亮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我就简单介绍下司马懿吧,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之孙取代魏室从而一统天下开创了晋朝江山,司马炎即位后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曹操任丞相时曾逼迫司马懿在丞相府就职,当时司马任的都是文职主要侍奉太子。临死之时曾有遗言说司马此人存有二心,不可授与其兵权,此后司马大都是任文职后虽有带兵但很难有机会把持军政大权。然而一个人物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态,那个人物正是诸葛亮。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遗志恢复汉室第一次北伐出兵魏国。当时任总领魏国全部军马,但是曹真显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结果节节败退,魏国危矣曹丕也很害怕,在这危难之际许多大臣推举司马懿为大将军出兵对抗诸葛亮。司马懿一上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剿灭了意图反叛的孟达,显示了其杰出的才能,从此便有了诸葛亮而不胜的历史,而在对抗诸葛亮进攻的几年里司马懿从大将军升到大都督又到太尉,逐步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也为以后其诛杀曹爽积累了大量的实力和亲信。司马懿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功的击退了诸葛亮的六次北伐,而历代的也早有定论:司马懿的才能要高于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甚至连一个合格的军事家都算不上。大家不要受的误导,中把诸葛亮描写的如神一般,其中的空城记,,等情节全是杜撰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正如鲁迅先生评价中的诸葛亮: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关于诸葛亮的本来面目易中天教授在他的节目品三国中也有详细讲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易中天品三国,有助于你了解历史的真相。那又有人要问了既然司马懿的军事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为什么司马每次两军对阵时大都采取坚守不出的战术?是举全国之力,劳兵远征,且远离后方,运输补给线很长,后勤保证不足,是属于劳师远征。而司马懿不但有稳定的后方,充足的后源而且是以逸待劳。双方态势一对比明显司马懿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以司马懿长途行军迅速击败叛军之例来看,司马懿一举攻破蜀军应该不难。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做可能的带来的后果:诸葛亮兵败如山倒,损失惨重从此几年甚至十几年很难恢复元气再次出兵北伐,而一旦没有了战事,魏国无危险可言,和众曹家的大臣一定会剥夺司马懿的兵权,以防止他拥兵自重甚至造反,因为魏国的天下就是这样得来的。如果是这样司马懿可能就此年老然后辞官回乡老死家中,也就没有了后来他们司马氏的天下,更没有了大晋王朝。这样的结果我们一般人都能想到,更何况是人中之龙凤的司马懿,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没有了对手诸葛亮,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所以司马懿就采取了中的之计,这样即能抵挡住诸葛亮的攻势,又能避免两军大规模作战从而使两国的元气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的的损伤, 蜀国每次都是粮草尽断之后便率兵回朝。司马懿对诸葛亮也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为了实现刘备的遗志恢复汉室一统天下,诸葛亮一定会竭尽生平之力来实现这个愿望,哪怕是这个愿望根本就不现实?因此就有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而司马懿却在这宝贵的五六年时间里积累了很高的威信和强大的实力为他的儿子司马昭和孙子司马炎日后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六次北伐确实成就了司马懿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也就成就了司马氏的天下。司马懿深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所以一直告诫自己的两儿子明里要示弱,暗中慢慢积累实力,笼络人心,从而一统天下。反观诸葛亮为了的遗志穷尽国力出兵北伐,不仅徒劳无功反而致使蜀国的国力大减从此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因此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来看,司马懿不论是在军事上,策略上还是长远政治眼光上都比诸葛亮更高一筹。从单纯历史观点来说,谁加速了天下的统一谁就对的贡献最大,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懿对历史和社会的贡献也要比诸葛亮大。但却把诸葛亮吹的神乎其神,而司马懿却成了诸葛亮六次北伐中为显示其根本不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的配角,完全颠倒了历史史实,在这里我要为司马懿鸣不平。以上只上我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欢迎各位历史学家的批评指正。本文内容于
19:14:56 被编辑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1777本帖已赚金币: 0
【军团军职】长城第一师战士
【军团军衔】少尉
【军团军籍】军人证编号:CC-325
请有意加入长城军团的战友与我联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历史事实: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1 军号:2333780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排&&名:0劳动点:4排&&名:0发帖数:41 军号:2292944 工分:5
左箭头-小图标
认真看看《三国志》吧,陈寿已经有很客观的评价了。楼主应该仔细读读《三国志》的诸葛亮篇。然后看看张郃的死因,诸葛亮不是那么不堪一击,司马懿的确是有军事才能,那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追击,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再建议各位去陕西和四川交界的地方去看看,蜀国可不是那么好攻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7509排&&名:0劳动点:5083排&&名:0发帖数:606 军号:2293240 工分:1750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鬼魅无形
在第6楼的发言: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有勇有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2 军号:1555548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有几分道理,确实以魏国当时的国力和军力都是蜀国的几倍,就算司马懿能力不如诸葛亮,也不会差得太远,以精兵安坐以待攻击劳师袭远的蜀军,完全可以采取攻势,然而司马始终采取守势,只能以有意拖延时间壮大自己实力来解释。另外,司马好歹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不可能惧怕诸葛亮到如三国演义所写的那种程度。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金币:236 枚
工分:510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六月飞花
在第36楼的发言:我喜欢玩真三,我喜欢司马懿,也最擅长用司马懿。出手狠,攻击输出高,走位飘逸,战场控制性强。
反正迷恋司马懿。对于诸葛嘛,曾经喜欢,不过现在更倾向于41.来了一位喜欢玩真三国无双的,呵呵同道中人我也是真三的玩家,最擅长用司马和典韦,诸葛亮本人用的不太多。团战中诸葛亮瞬间爆发力强,只要配合张飞的飞T放出大技给对手造成重大伤害就算死了也是成功的,团中诸葛亮的存在主要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对方巨大的损失;而司马则不同连续爆发力强,具有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在团战中双方的技能放过以后只要司马还活着就是司马最大的成功,所以在真三中司马要比诸葛对道具的依赖性高。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040排&&名:0劳动点:2554排&&名:0发帖数:1161 军号:1662741 工分:3040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演义看多了吧你????那是小说,不是事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还在荆州防备东吴呢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85排&&名:0劳动点:244排&&名:0发帖数:119 军号:977125 工分:285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比 曹操 司马懿 周瑜 陆逊 要差很多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479排&&名:0劳动点:13198排&&名:0发帖数:2303
军号:1061150
工分:134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六月飞花
在第36楼的发言:我喜欢玩真三,我喜欢司马懿,也最擅长用司马懿。出手狠,攻击输出高,走位飘逸,战场控制性强。
反正迷恋司马懿。对于诸葛嘛,曾经喜欢,不过现在更倾向于41.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诚然,我们不能要求古人能有多高的历史觉悟,诸葛亮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国家分裂的延续及理论指导却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天下我们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华而诸葛亮却是为了一己之名让华夏百姓血流成河,试问,究竟是皇室正统重要,还是天下苍生重要,他成就了人之大节,而三国时代多少人民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然,如果没有诸葛亮,后面南北朝发生的民族大融合估计也会发生变化变幻莫测的历史命运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82排&&名:0劳动点:550排&&名:0发帖数:404 军号:1934491 工分:782
左箭头-小图标
我喜欢玩真三,我喜欢司马懿,也最擅长用司马懿。出手狠,攻击输出高,走位飘逸,战场控制性强。反正迷恋司马懿。对于诸葛嘛,曾经喜欢,不过现在更倾向于41.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4排&&名:0劳动点:469排&&名:0发帖数:273
军号:2297469 工分:5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前人赞诸葛亮摘录的几句: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司马懿虽成就了家业,怎么能和武侯争锋呢!还是古人说得有理啊!曹操身后修72座假坟,可他的真坟偏偏被河水冲走了,司马懿因为夺权于曹爽谒陵,死后都不封不树不让子孙谒陵,还是诸葛亮啊!“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8437排&&名:0劳动点:-347排&&名:0发帖数:404 军号:2132789 工分:843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iaomingdff
在第29楼的发言:妈的,老子最讨厌一些所谓的叫兽自认为掌握的就是真理,随意乱编造历史,比如木牛流马是独轮车啊,岳飞不是名族英雄啊,还品三国,品他妈个X啊,三国人物的形象在心中是根深蒂固了的,请你他妈的什么砖家叫兽不要嫌得无聊乱凭空想象行不,有时间多研究一下马英九是什么性格,怎么把台湾收回,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骄傲你懂不,我日……大哥!小弟佩服!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8622排&&名:0劳动点:26816排&&名:0发帖数:290 军号:1852029 头衔:洛秋少校 工分:28622
左箭头-小图标
支持楼主原创,我是理科生,呵呵对历史没有那么沧桑的厚重感,不敢妄加评论,不过还是喜欢诸葛,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2705排&&名:8900劳动点:584排&&名:0发帖数:729
军号:2155693 工分:102705
/ 排名:89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84排&&名:0劳动点:338排&&名:0发帖数:449 军号:1859401 工分:1484
左箭头-小图标
拜读,领会精神!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30排&&名:0劳动点:524排&&名:0发帖数:811 军号:2182693 工分:630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如果换到现在,随便去两个,估计都能把他们俩给打趴窝了....全是天才多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13排&&名:0劳动点:212排&&名:0发帖数:288 军号:2299756 工分:213
左箭头-小图标
妈的,老子最讨厌一些所谓的叫兽自认为掌握的就是真理,随意乱编造历史,比如木牛流马是独轮车啊,岳飞不是名族英雄啊,还品三国,品他妈个X啊,三国人物的形象在心中是根深蒂固了的,请你他妈的什么砖家叫兽不要嫌得无聊乱凭空想象行不,有时间多研究一下马英九是什么性格,怎么把台湾收回,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骄傲你懂不,我日……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金币:20 枚
工分:42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orkyi
在第25楼的发言:如果真如你所说,天下不是由诸葛亮这种忠义之臣得到,不是由唯才是举的蜀汉得到,却是由一味为了自己的势力状大而无限拖延战争掷民于水火的为一己之力而“精于算计”的司马氏得到,是由采取九品中正制的世袭门阀制度的魏晋得到,这实在是中国道德领域的一大后退!!
对待道德我们也要以辩证法的方式来看待,每个时代奉行的道德标准都不一样。纵观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靠犯上作乱起家的,而他们一旦坐了天下却又教育子民要忠君爱国,用法律和道德约束来统治天下。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老祖宗们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他们哪作得了皇上,也就不会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这么大的贡献。道德可简单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贯穿本民族历史的,为本民族所传承的,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汉族,讲道德离不开忠孝仁义,现代社会不会有这么明确的教导,但在生活中却时刻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二是具有时代性的,比如过去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三从四德”等等,随着时代变迁,会逐渐消失。为什么诸葛亮的影响能超越时代,不是他的所谓愚忠(当然,在封建社会,这是帝王们都喜欢和提倡的)而是他身上有些精神,具有普世价值的意味。比如在乱世中,他没有选择权势熏天的曹操,而是选择了以仁义闻名却弱小的刘备,这不仅是《三国演义》说的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更是一种道德上的选择。比如他身居高位,却廉洁自爱,而且为民办好事,干实事。诸葛亮在蜀地执政30年,千年以来都有人怀念他,司马氏统治蜀地上百年,可有人怀念他们?我记得一个小故事,东晋大将桓温北伐路过成都,听说一老人在诸葛亮时代曾为小吏,桓温那时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他问小吏,都说诸葛亮本事大,你觉得到底如何?暗含与诸葛亮一比高下的意思,老人回答:诸葛丞相在世,也不觉有异。他逝去后,再没见过他那样的人物了。桓温很聪明,当即听出弦外之音,一言不发离去犯上可能得到皇位,但作乱得到的天下必不长久。任何朝代都会要求臣民“忠君爱国”(现在不还是吗)以从思想上消除内乱。可老祖宗还留下别的教导,成为人们改朝换代的依据,比如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皇帝无德无能,治理的民怨沸腾,人民就有权力揭竿而起,推翻旧王朝。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金币:236 枚
工分:510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orkyi
在第25楼的发言:如果真如你所说,天下不是由诸葛亮这种忠义之臣得到,不是由唯才是举的蜀汉得到,却是由一味为了自己的势力状大而无限拖延战争掷民于水火的为一己之力而“精于算计”的司马氏得到,是由采取九品中正制的世袭门阀制度的魏晋得到,这实在是中国道德领域的一大后退!!对待道德我们也要以辩证法的方式来看待,每个时代奉行的道德标准都不一样。纵观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靠犯上作乱起家的,而他们一旦坐了天下却又教育子民要忠君爱国,用法律和道德约束来统治天下。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老祖宗们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他们哪作得了皇上,也就不会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这么大的贡献。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6排&&名:0劳动点:515排&&名:0发帖数:658 军号:2311147 工分:516
左箭头-小图标
是这样,诸葛不是合格的军事家。他输给了司马,也成就了司马。他的眼光是远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01排&&名:0劳动点:980排&&名:0发帖数:444 军号:2100305 工分:9701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真如你所说,天下不是由诸葛亮这种忠义之臣得到,不是由唯才是举的蜀汉得到,却是由一味为了自己的势力状大而无限拖延战争掷民于水火的为一己之力而“精于算计”的司马氏得到,是由采取九品中正制的世袭门阀制度的魏晋得到,这实在是中国道德领域的一大后退!!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630排&&名:0劳动点:12905排&&名:0发帖数:769 军号:1105569 工分:13630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得有理.没有诸葛亮就成就不了司马家族建立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谢谢tebiete 战友对本帖的贡献!大家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来讨论,只有博览众家之言才能客观地去了解一个历史人物。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金币:20 枚
工分:42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ebiete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14楼的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可以尽情讨论。楼上看法虽有道理本人却也不敢完全苟同,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现代历史学家早有定论。
我倒很想知道哪位现代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啥定论,请不吝赐教
本人用词不当,不是现代是历代。拜托再看看17楼的回帖,早在唐代,官方认可的军事家就有诸葛亮,宋代再度将诸葛亮与孙武并列而略高于韩信,楼主不会以为他们也是看了《三国演义》才受的影响吧。至于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否定评价,最著名的就是陈寿那句“奇谋为短”。下面引一段当代历史学家黎东方的文章诸葛亮确是一位“文武兼资”的人物。陈寿却只肯推许他的“理民之干”,不甚钦佩他的“将略”。他是否真的不会打仗呢?是司马懿打胜了他,还是他打胜了司马懿?陈寿的批评,有很多人认为是曲笔(陈寿在晋朝做官,而晋朝皇帝的祖宗是司马懿。陈寿可能惧怕惹祸,而不敢太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过,陈寿也未尝不替诸葛亮说公道话。陈寿以为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实在是因为:(一)“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例如司马懿)。(二)“众寡不侔,攻守异体”(传说,司马懿有兵三十万,而诸葛亮仅有十万。究竟是各有多少,难考;魏方在陕西、甘肃的兵,多于诸葛亮在汉中的兵,却是很显然的);魏方以数量较多的兵取守势,诸葛亮以数量较少的兵取攻势,当然是诸葛亮的处境较苦了。(三)萧何有韩信可以推荐,管仲有王子城父可以推荐。诸葛亮找不到比得上韩信与王子城父的名将,因此而“未能有克”。诸葛亮所能指挥的,只是魏延、王平、高翔、吴懿、吴班,与年轻的姜维。这些人,除了魏延以外,都是难以和韩信或王子城父相比的。魏延倘若获得诸葛亮准许,以一万人经子午谷直趋长安,与诸葛亮会师潼关,说不定能够袭取洛阳,立下不世之勋,功名超过韩信。然而这是历史上的若干所谓if's(假定)之一,谁也不能预言结果一定会怎么样。诸葛亮应该不应该接受魏延的建议?这也是一个所谓idle question(浪费时间的问题)。魏延的建议,诸葛亮有权利不接受,正如你或我倘若在当时是诸葛亮,也有权利接受或不接受。这是各人的战略构想的问题。打仗的事,多多少少含有赌博性质。胜负之数,所系的因子太多。兵多、将广、粮足的一方,可以打了再说,败了卷土重来;正如赌本雄厚的赌徒,可以千金一掷,输了面不改色。反过来说,兵比魏方少,将没有魏方多,粮食更是成问题的诸葛亮的一方,实在是虽则明知有胜利可能,而仍旧不宜于轻易冒险的。何以说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冒险呢?因为,长安是一个大城,坚城,魏延带去五千名作战之兵与五千名背粮之兵,未必能够攻下;即使攻下了,也难免敌人不从洛阳及各地来援,对魏延部队来一个反包围。长安的守将夏侯懋,是魏国的驸马,是纨子弟,是一个“不知兵”的人。诚然,谁能断定,在夏侯懋的左右与麾下,没有一两位知兵的、能征惯战的将领呢?我这些话,也并非“定论”。倘若魏延被诸葛亮准许带一万人经子午谷前往,那末,他一举而攻下长安,与诸葛亮会师潼关,也不是全无可能的。话说回来,问题在于诸葛亮本钱少,而冒不起这个险。另一种关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批评,是说他打来打去,不敢直接向长安打,或是直接向洛阳打,而故意“舍近求远”,打到了甘肃去,最后的一次也只是在长安西边相当远的武功,作“屯田”的打算。说这种话的人,也是忽视了诸葛亮的实力与魏方的实力不成对比。诸葛亮只能够“舍近求远”,先取得渭河上游的天水、南安、安定、武都、阴平等郡(他在建兴六年春天第一次出祁山,获得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官吏人民的响应。他在建兴七年,又叫陈式攻下了武都与阴平)。诸葛亮的打算,是先把蜀汉的防守线做巩固了再说(阴平的重要性,从其后邓艾经由阴平而偷袭江油城的一点上,获得证明)。诸葛亮把远在今日甘肃的几个郡先拿下来,是为了慢慢地扩充实力,同时解除了后顾之忧。自从三国时代以来,中国人在事功上与道德上,及得上诸葛亮的很少,而批评诸葛亮的人极多(自己有所成就很难,批评别人极容易)。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ebiete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14楼的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可以尽情讨论。楼上看法虽有道理本人却也不敢完全苟同,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现代历史学家早有定论。
我倒很想知道哪位现代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啥定论,请不吝赐教本人用词不当,不是现代是历代。本文内容于
19:21:30 被vincentheb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金币:236 枚
工分:510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其实已经有很客观全面的评价——《诸葛亮传》:——“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凌迟,大义不及邪?”——“(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就是说,陈寿认为,诸葛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管仲、萧何式的人物,是一位优秀的丞相人选。但他缺乏韩信、王子城父这样的将才。虽然他对于军队的建设和管理也很出色(治戎为长),但是应变将略的能力不足(奇谋为短)。这和历史事实是高度吻合的,陈寿所言不虚。诸葛亮和荀彧张昭类似,虽然也应该读过不少兵书战史,但限于大概的理论和战略,故只适合做丞相负责内治,不适合外战。所以终刘备一世从未令诸葛亮独立统兵征战,也从未使诸葛亮从军参予机谋。这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亮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高度吻合,也和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开始独立统兵时的不成熟表现高度吻合。诸葛亮见机迟缓,缺乏创造战机和捕捉战机的能力。对此司马懿也有评价,《晋书。宣帝纪》:(第三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帝曰‘亮虑多决少’”。(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的评价虽然有夸大之处,不过基本还是符合事实的。战争中战机往往稍纵即逝,思前想后考虑太多而不能当机立断绝不是一个杰出军事家应有的性格。诸葛亮军事才能表现在1 治军能力强2 个人有魅力和领导力3 战术能力出色但战略眼光不足4 对军事装备创新有一定能力缺点在1 勇敢与奇谋上欠缺2 识人方面还是差点3 攻坚能力一般诸葛亮用兵考虑周全却越难作决断,战争中往往充满了许多未可知因素和极大的变数,而能克敌制胜的决策往往也是极有风险性的。暂不说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韩信,卫青,霍去病就说同时期的郭嘉,曹操,司马懿及周瑜诸葛亮就稍逊一筹。郭家在曹操平定北方的时候,郭嘉屡出奇谋且大多是险谋,其中曹操帅军远征乌桓的作战便是一步奇招和险招,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或许是在诸葛亮的政治光芒下,他的军事才能显得有些跟不上吧。大家也可以听听易中天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本人觉得是比较客观合理的。下面有篇讨论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文章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本文内容于
19:10:54 被vincentheb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4 军号:2295207 工分:51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孔明不简单的,他的诸葛连弩在以后的时代里面好像因为长期的战乱而难以复原原貌了。中国古代缺乏系统的最基本层面的科学原理,一旦技术断代,未必能够复原以前的发明创造。在1,2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如果科学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后代的军队战斗力未必比的上前代的军队。欧洲黑暗时代的军队战斗力恐怕还不如罗马时代的军队战斗力。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金币:20 枚
工分:42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甚至连一个合格的军事家都算不上。大家不要受三国演义小说的误导,小说中把诸葛亮描写的如神一般,其中的空城记,借东风,草船借箭等情节全是杜撰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正如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关于诸葛亮的本来面目易中天教授在他的节目品三国中也有详细讲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易中天品三国,有助于你了解历史的真相。 "不对易先生的高论作评价,总有人说诸葛亮是沾了《三国演义》的光才伟大,以至于易先生要给大家扫扫盲,揭露诸葛亮的真面目。闲话不说,举几条史料,《三国演义》成书前的《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一档:张良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作者:杜甫本文内容于
17:04:30 被tebiete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金币:20 枚
工分:42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另一个就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好像没有死蚂蚁)首先,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包括其他行业有识领导)奉为座右铭;其次,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同样是当时无人匹敌的;当然,处在那样一个改朝换代的战乱年代,是否为军事家,主要还要看他的军事实践,即是否有过统兵打仗的经历以及他的战绩。论文韬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可谓首屈一指,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曹操就没再得到什么便宜。而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一变而为无往不胜。孔明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一介书生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自不必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几代的地头蛇,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取川蜀庞统有功,但他过早阵亡。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诸葛亮),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三国时期,包括曹操在内,没有谁能超过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次数,如果他的军事才能不行,刘备、刘禅岂能让他长期最军队统帅,还不早就“下课了”!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我们还是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工分:426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14楼的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可以尽情讨论。楼上看法虽有道理本人却也不敢完全苟同,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现代历史学家早有定论。我倒很想知道哪位现代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啥定论,请不吝赐教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可以尽情讨论。楼上看法虽有道理本人却也不敢完全苟同,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历代历史学家早有定论。本文内容于
19:12:31 被vincentheb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621排&&名:0劳动点:42025排&&名:0发帖数:2227
军号:1716503
金币:20 枚
工分:42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vincentheb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spzico
在第5楼的发言:诸葛亮没有楼主说的那么弱。不然魏主完全可以换个将领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还利用什么?时势造英雄,司马懿一开始也并不知道时局会怎样发展,他只是善于利用罢了。
谢谢,站在民众的角度诸葛亮是受人尊敬的,其在治理蜀国时政治开明,赏罚分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论诸葛亮的一生应该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其个人魅力还是很强的。单就军事才能而论,司马懿要低于诸葛亮若干档次。所谓因为畏惧“鸟尽弓藏”就得出司马懿不肯尽心灭蜀,实在是太书生气了。以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的心机,灭蜀之后只有更上层楼而无“兔死狗烹”之危。三国期间,魏国赢在战略和实力上。汉天下分为13州,魏国占了八州半,吴国占二州,蜀国只占一州半。毫不夸张地说,只要魏国不烧包内乱,天下必定归魏。从曹丕时代起,魏国就定下了西守长安,东守合肥,休养生息的国策,这使得魏国的经济实力远高于蜀吴两国。司马懿死守不出,一是贯彻大魏的基本国策,二是能力有限。诸葛亮伐魏,无论是出岐山,斜谷,都是道路艰险,困难重重。但拥有优势兵力的魏军在司马懿的领导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蜀军进则不敢战,退则不敢追,诸葛亮升天后,司马懿好容易雄起一回,又被“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另外,所谓“因此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来看,司马懿不论是在军事上,策略上还是长远政治眼光上都比诸葛亮更高一筹。”的话在铁血上说说就得了,在外面说让人笑话的。1000多年来,有教诸葛兵法的,没有教司马兵法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95068排&&名:3602劳动点:193932排&&名:2760发帖数:6999 军号:2012489 工分:195068
/ 排名:3602
左箭头-小图标
精华贴就这样几个回复就可以转正啦!历史太遥远了,都有说书的成分在里面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4333排&&名:0劳动点:8018排&&名:0发帖数:3355 军号:1726607 工分:24333
左箭头-小图标
恩分析的倒也在理不过本人更喜欢诸葛武侯的性格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可是三国演义之前就有了作为汉家子民的铮铮风骨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硝烟不止
在第9楼的发言:楼主说让别人不要相信演义,但是自己很多事实确来自演义,去看看司马懿一共跟诸葛对抗了几年再说吧诸葛亮北伐从公元228到234年完成的六次北伐,其中只有两次是出兵祁山,而不是六出祁山,历时6年左右。所我说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抗的是五六年时间,这个是你可以在史书上查询。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11排&&名:0劳动点:210排&&名:0发帖数:134 军号:1404382 工分:21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让别人不要相信演义,但是自己很多事实确来自演义,去看看司马懿一共跟诸葛对抗了几年再说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spzico
在第5楼的发言:诸葛亮没有楼主说的那么弱。不然魏主完全可以换个将领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还利用什么?时势造英雄,司马懿一开始也并不知道时局会怎样发展,他只是善于利用罢了。谢谢,站在民众的角度诸葛亮是受人尊敬的,其在治理蜀国时政治开明,赏罚分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论诸葛亮的一生应该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其个人魅力还是很强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3021排&&名:0劳动点:32470排&&名:0发帖数:1183 军号:2289474 工分:33021
左箭头-小图标
所谓历史越久远,越有说书的成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25491排&&名:6856劳动点:9764排&&名:0发帖数:37126 军号:1118269 工分:125491
/ 排名:6856
左箭头-小图标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338排&&名:0劳动点:4107排&&名:0发帖数:3710 军号:329622 工分:7338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没有楼主说的那么弱。不然魏主完全可以换个将领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还利用什么?时势造英雄,司马懿一开始也并不知道时局会怎样发展,他只是善于利用罢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5 军号:1860828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姓司马的飘过一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06排&&名:0劳动点:-217排&&名:0发帖数:59 军号:1658805
左箭头-小图标
本人比较欣赏司马懿
论军事谋略和钩心斗角他绝对是一流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000排&&名:0劳动点:33231排&&名:0发帖数:671 军号:2248471 头衔:海军陆战队 工分:51000
左箭头-小图标
辛辛苦苦写完的文章竟然没有申请原创。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3条记录]&分页:
&对历史事实: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懿的老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