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植物的黄酮含量测定最多?给依据~~

50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0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第14卷??第4期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Vol.14;????????????????????????;2002年12月JournalofTarimUn;??????文章编号:0;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许宗运??吴静??应璐??刘利林??马燕萍;(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阿拉尔??84;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
第14卷??第4期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Vol.14No.4????????????????????????????????????????????????2002年12月JournalofTarimUniversityofAgriculturalReclamationDec.2002??????文章编号:02)04-0009-04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许宗运??吴静??应璐??刘利林??马燕萍(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其结构类型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广谱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课题。本文对南疆地区自然植物资源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榴、核桃叶、月季花、番茄叶等总黄酮含量在1%以上,这为南疆地区黄酮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植物;黄酮;测定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Theresearchoftotalflavonoidcontentonover20plantsinxinjiangsouthareaXuZongyunWuJingYingLuLiuLilinMaYanping(CollegeofAnimalSci.andTech.TalimAgri.UniversityAlarXinjiang,843300)Abstract??Theflavonoidcompoundsiswidelyexistinthenature,theirvarietyofstructureandspectrumabilityoflivelyactivityarefocusthatisresearchedandexploitedabroadorathome.theessayisaboutflavonoidcontentsofspecialplantsinthesouthofXingjiang.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talflavonoidcontentsinpunicagranatuml,JregiaL,rosechinensisJaeq,cassiaangustifoliaandsoonisupto1%respectively.Itprovidedtheevidenceforthefurther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theflavonoidcom??pounds.Keywords??Pexamine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天然有机化合物,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开发利用的热点。它是一类具有C6-C3-C6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目前,在饲料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大多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多数有毒副作用,在动物体内有残留。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黄酮、茶多酚,正是现在研究的热点。黄酮作为一类生理活性物质,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它能捕捉生物体内膜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功能,此外,还能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人和动物肿瘤细胞的繁殖。1974年匈牙??:2010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第14卷利科学家首次将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于饲料添加剂,后来逐步引起动物学营养学家的兴趣。早在1953年,ChangEW等人就发现动物食用三叶草植物,不仅体重增加得快,而且肌肉的增长大大超过脂肪的增长。1992年美国专利报道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1998年刘燕强等报道异黄酮类化合物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饲喂异黄酮类化合物后,蛋重和饲料的转化率提高。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动物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开发价值。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某些植物中,一些中草药及我们日常食用的豆类、谷类、水果、和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中均含有。新疆地处亚洲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封闭性和大气环流因子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些复杂的自然条件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而且形成了植物种类与其他省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很多种、类、属为新疆特产,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为新疆七大植物资源区之一,虽然植物品种较少,但蕴藏量大,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植物资源尚未完全明了。新疆拥有如此多的特色植物资源,却对黄酮类物质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我们收集了南疆二十余种植物进行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原料均来自阿克苏地区,收集后将原料洗净,50 烘干,粉碎过6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1.2??主要设备和试剂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恒温电热,粉碎机等。1%三氯化铝(分析纯):称取AlCl3!5H2O1.7567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可。1.3??原理黄酮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铝作用后,生成黄酮类络合物,为黄色。黄色的深浅与黄酮含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1.4??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样品,加20ml蒸馏水80 水浴1h,过滤,滤液加蒸馏水定容至50ml,摇匀,10min后比色。用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测量,以1cm玻璃比色皿420nm波长,1%AlCl3溶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值(A),根据吸光值等于1.00时,相当于320ug黄酮苷计算含量。其值为三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数。Ve黄酮甙(mg/g)=1000?V?m????公式中:E:样品光密度;V总:样品总溶液量(ml);V:吸取的样液量(ml);m:样品质量(g)。2??结果分析2.1??化学定性分析将各植物提取液进行以下各种检验,得出定性分析结果见表1。表1??各种植物定性检测结果统计表检测方法试剂现象结论还原反应盐酸桃红的泡沫反应有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反应三氯化铁绿褐色有黄酮类化合物络合反应硝酸铝黄绿色荧光黄酮类、黄酮醇类????结果所分析的植物中均含有黄酮类物质。2.2??定量测定分析第4期许宗运等: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11表2??南疆二十余种野生植物总黄酮含量(单位:%)植物石榴皮黄连诃子核桃叶月季番茄叶沙枣叶红柳旱柳甘草新疆杨胡杨侧柏叶鸡冠花红枣叶芦荟穿心莲金银花油菜花粉菊苣(绿)骆驼蓬菊苣(干黄)苦豆子乌梅马齿苋仙人掌阿里红PunicagranatumL.Thalictrumspp.TerminaliachebulaRetzJ.regiaLRosachinensisJaeq.CassiaangistifoliaVahlElaeagnusangustifoliaL.TamarixramosissmaLedebSalixmatsudanaKoidz.G.alalensisPopulusalbaPopulusdiversifoliaohrentPlatyclaolusoriemtallis(L.)CelosiacristataL.ZizpyphusjujubaMill.Aloechinlcss(Haw.)Baker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LonicerahispidaBrassieanapusL.CichoriumintybusPeganumharm~aCichofiumintybusSophoraalopecuroidesL.Prunusmume(Sieb.)Sieb.ErZucc.Portulacaol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Fomesofficeinalia(Vill.exFr.)英文名吸光度1.40.50.50.30.10.00.40.50.3总黄酮含量6..............04163??分析讨论表3??几种植物的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方法植物名称菊花石榴皮金银花月季花葛根山楂叶黑米提取方法醇提法超声波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醇提法总黄酮测定方法芦丁#标准曲线法芦丁#标准曲线法Alcl3做空白对照的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曲线法Alcl3做空白对照的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曲线法Alcl3做空白对照的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曲线法葛根素与95%乙醇作空白#标准曲线法液相色谱法槲皮素--标准曲线法总黄酮含量5.42%9.21%6.%0.384%1.691%1.388%1.471%0.%0.305%(下转第18页)18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第14卷3.1??果皮的色泽是果皮内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随果实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花青苷含量上升,近成熟时,果皮叶绿素迅速降低,花青苷含量急剧增高,果实着色面积增大。套袋果成熟时叶绿素含量高于未套袋果,花青苷含量显著低于未套袋果,果实保持黄绿色,小面积微红着色。3.2??香梨果皮花青苷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密切关系可溶性固形物达到一定量时果实才开始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花青苷含量迅速增加。但在一般情况下,果实中的含糖量可能不会成为花青苷形成的限制因子。在本研究中,套袋果在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达12.7%,但其花青苷却为未套袋果的1/2以下,这主要是套袋的遮光效应所致。这与树冠内膛的果实不着色主要由光照不足类似。在非套袋梨栽培中,应利用8月中下旬以后昼夜温差加大,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的有利时机,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加速花青苷合成,改进果实着色。果实发育过程有机酸含量降低与花青素含量增加并无显著相关关系。3.3??关于套袋的问题苹果采前去袋,未成熟的黄色套袋果会迅速转为红色,上色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已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常规栽培技术。在我们研究中,香梨采前去袋果面着色并不明显增加[4],套袋果实一直保持绿色,这说明套袋对促进苹果着色的内在机制与梨有所不同,这可能与苹果的花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系,而梨主要为花葵素有关。参考文献[1]??赵文恩,张劲强,乔宪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的类胡罗卜素.果树学报,):95-97[2]??黄卫东,原永兵,彭宜本.温带果树结实生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中川昌一著,曾骧等译.果树园艺原论.北京:农业出版社,]??张琦,郭玲.套袋对香梨品质影响初报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1(上接第11页)由上表可知,20余种植物的黄酮含量范围在0.04-6.35%。在测定的20余种植物中,含量在1.00%以上的有4个,占20%;含量在0.5%以上的有15个,占70%,其中以石榴皮中黄酮含量最多,达6.3552%,阿里红中含量最少,只含有0.0416%。由此可见,以上采集样品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但不同植物种类黄酮含量相差悬殊,这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情况、提取方法、存在部位、采样时间测定方法等因素有较大关系。本文在此针对性地选择几种常见植物的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方法作为对照比较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测量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金银花的差异最为显著,为1.303%,而石榴皮的为6.3552%,月季花的为1.471%,差异较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芦丁#标准曲线法最为常用,但该方法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操作过程复杂,计算结果繁琐,试验材料价格过高等。因此,本文选择了1%AlCl3溶液为空白对照,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值,计算黄酮含量。结果可直接计算,且节约了实验材料成本;其缺点在于测定结果的精确性略差。本文将两者的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比较的结果,两者测出的含量差异有大有小,但是在对月季花和石榴皮的测定中,两者测出的含量差异较小,这就说明了以Alcl3做空白对照的分光光度法在该领域是可适用的。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50南疆二十余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的研究等内容。
 二、实验原理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植物材料(黄芩、银杏叶、枇杷叶)中提取黄酮类 物质,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 烈...  植物科学学院 园艺 13-2 所属学院 专班业级 南疆...陈永芳等(2000)研究了 18 个桔类品种的果实品质,...含有多种糖类、酸类、多酚类和类黄酮物质,以及丰富的...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3 届 ) 题 目: 学专 资源植物扶芳藤叶中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 性研究 、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业: 生物技术 学号: ...  3.3.2 酷热在南疆的叶鲁番盆地,夏季绝对最高气温... 也可制烟,降低尼古丁含量,有效减少吸烟引起的气管...药用植物中最丰富的芸香甙、槲皮 素和生物类黄酮和...  文章概括 了一些典型药用花卉的植物学特征、种属特征...贡菊三种菊花的总黄酮含量不同,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出二十余种萜烯类化学成分; 八种菊花均含有 17 种...  分析研究 作者:蒋磊摘要莪达夏又名棘豆,棘豆属植物...已从二十余种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到 110多种化学成分,... 胡伯林. 镰形棘豆总黄酮甙元的含量测定. 中草药,...  本文利用南疆红枣加工 及食用后的下脚料---枣核为实验材料, 首次对红枣核黄酮化合物提取进行研究, 以其为红枣 的总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从天然植物材料中寻求...  小花棘 豆正丁醇萃取段的生物碱含量较多,而氯仿和 ...为了 弄清新疆南疆的小花棘豆生物碱成分,更好地防治...有关棘豆属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早在 20 世纪 ...   初步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烯 类化学成分;周维书等对祁...各种菊花中有害的镉含量均较低,而锰、 锌、硒的...目前已有用超声法提取植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相关植物
黄酮类及二氢黄酮类
  黄酮类广泛分布于中,以、、、、及植物中存在较多;二氢黄酮类分布较普遍,尤其在被子植物的、芸香科、、菊科、和豆科中分布较多。
黄酮醇类及二氢黄酮醇类
苹果中富含黄酮类物质  黄酮醇类较广泛地分布于,特别是一些木本植物的花和叶中,以和槲皮素最为常见;二氢黄酮醇类存在于、姜科的少数植物中,双子叶植物中分布较普遍,在豆科、蔷薇科植物中也较多。
  大多分布在菊科、豆科、苦苣苔科植物中,在玄参科、植物中也有发现。
异黄酮类和二氢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中,豆科中占到70%左右,其余分布在桑科、中。
  花色素类是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化学成分,广泛地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黄烷-3-醇的衍生物称为儿茶素类,在植物中分布较广,主要存在于含的木本植物中。黄烷-3,4-二醇衍生物被称为类,在植物界的分布也很广,其中在含鞣质的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存在较多。该类化合物常因分子聚合而具有鞣质的性质。
  橙酮类定位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不同,在中药中比较少见,多存在于玄参科、菊科、苦苣苔科及单子叶植物中。
  双黄酮类较集中地分布于除以外的裸子植物中,如、松科、;蕨类植物中的植物中也有分布。
  苯骈色原酮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常存在于、植物中,在植物中也有分布。呋喃色原酮类和苯色原酮类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少,如凯刺种子和果实中得到的(khellin)属于呋喃色原酮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心血管系统活性
  不少治疗有效的均含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以及人工合成的(recordil)等均有明显的扩冠作用;槲皮素、芦丁、、葛根素、、葛根总黄酮、银杏叶总黄酮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金丝桃苷、水飞蓟素、、沙棘总黄酮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银杏叶总黄酮、葛根素、等对心肌缺氧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此外,沙棘总黄酮、苦参总黄酮、(主要为和异甘草素)具有抗作用。
抗菌及抗病毒活性
  木犀草素、黄岑苷、黄岑素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槲皮素、、、山柰酚等具有抗病毒作用;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黄酮单体对HIV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大豆苷元、、鸡豆黄素A对HIV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机制多种多样,如槲皮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诱导肿瘤及样作用等有关;水飞蓟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相关酶活性、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等有关。
抗氧化自由基活性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作用,而黄酮类化合物的一些药理活性也往往与其抗氧化自由基相关。
抗炎、镇痛活性
  芦丁、羟基芦丁、二氢槲皮素等对、及诱发的大鼠足爪水肿、引起的及棉球肉芽肿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金荞麦中的双聚原矢车菊苷元有抗炎、解热、祛痰等作用;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及银杏叶总黄酮等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水飞蓟素对中毒性肝损伤、、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酮、黄岑素、黄岑苷能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提高肝脏活性、减少肝组织形成,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甘草黄酮可保护乙醇所致肝细胞的损伤等。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泻下、镇咳、祛痰、解痉及抗变态等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黄酮类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核的化合物,以C6-C3-C6为骨架,而且大多环都有酚羟基取代,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基本骨架具有C6-C3-C6的特点,即由两个芳香环A和B,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图1.1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在环C上的连接位置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归类,主要是以六元的C环的氧化状况和B环所连接的位置不同为依据分为:黄酮(flavone)及黄酮醇类(flavonol),如芹菜素、槲皮素;黄烷醇类,如儿茶素;双黄酮类,如银杏素;二氢黄酮(flavanone)及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如橙皮苷;查尔酮类(chalcone),如红花苷;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如飞燕草素;异黄酮类(isoflavone),如葛根素;橙酮类(aurone);其他黄酮类,如异芒果素。此外,还存在由2分子类黄酮按C-C或C-O-C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类型有20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几乎在A、B环上均有取代基,一般是羟基、甲氧基和异戊烯基等。在植物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因其所在组织不同,其存在状态也不尽相同。在木质部中,多以苷元形式存在;而在花、叶、果实等器官中,多以糖苷形式存在,除了O-糖苷外,尚有C-糖苷。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如水飞蓟京(silybin)属木脂体黄酮,榕碱(ficine)及异榕碱(isoficine)则为生物碱型黄酮。
植物体内的黄酮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大多数与糖结合成苷,且多为氧苷,只有少数为碳苷。氧苷中糖链多数连在C3、C7和C4位上,糖链中常见的糖有D-葡萄糖、L-鼠李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醛酸、芸香糖、龙胆二糖,龙胆三糖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广为分布,目前在植物界发现的黄酮化合物已达5000多种。
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研究得比较早和较多的一类化合物。由于植物次生代谢的关系,它们的结构类型和植物来源都比较确定,这些都特别适合于高等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
&1.2.1.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不论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还是其结构测定及黄酮抗氧化性能的测定等方面,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呈色反应都发挥着谱学技术所替代不了的作用。下面就其与分离和结构鉴定密切相关的性质简介如下: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多为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性粉末。游离的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故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常有吡酮环或羰基,构成了生色团的基本结构,根据羰基的数目、结构的位置与交叉共轭体系,构成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呈色。颜色见表1.1
表1.1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
花色苷及其苷元
百花色苷及其苷元
粉红或红紫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游离苷元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型分子,因结构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在水中溶解度较大。黄酮类化合物的羰基糖苷化后,水溶解度即相应加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相应减少。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水溶度越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酰胺中。由于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OH
& 7-或4’-OH & 一般酚OH &
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γ-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等生成盐,但生成的徉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的徉盐常常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某些甲氧基黄酮溶于浓盐酸中显深黄色,且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如表1.2所示。
表1.2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2.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一般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而在木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黄酮苷类以及极性稍大的苷元(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小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甲醇-水(1:1)或甲醇。一些多糖苷类则可以用沸水提取。在提取花青素类化合物时,可加入少量酸(如0.1%盐酸)。但提取一般黄酮苷类成分时,则应当慎用,以免发生水解反应。为避免在提取过程中黄酮苷类发生水解,也常按一般提取苷的方法事先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抑制酶活性的方法一般是采取沸水、甲醇、60%以上的乙醇等作为提取溶剂,也可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拌匀后再用沸水提取。对新鲜的植物还可以加硫酸铵水溶液研磨以促进酶变性,达到抑制或破坏酶活性的目的。同时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尽量避免与酸或碱接触,以免被它们所水解。
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提取方法如下:
1)水提法&
水提法仅限于提取黄酮苷类物质,由于黄酮苷类物质易溶于水,所以对黄酮苷类含量较高的原料可以用热水提取法。此法优点: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缺点:水的极性大,易把蛋白质、糖类等溶于水的成分浸提出来。
2)有机溶剂提取液法&
本法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提取可达到提取纯化的目的。本法主要用于提取脂溶性基团占优势的黄酮类物质,对设备要求简单,产品得率高,但成本较高,杂质较多。
3)炭粉吸附法&
主要适于苷类的精制工作。通常,在植物的甲醇粗提取物中,分次加入活性炭,搅拌,静置,直至定性检查上清液无黄酮反应时为止;滤过,收集细苷炭末,依次用沸水、沸甲醇、7%酚/水、15%酚醇溶液进行洗脱;最后对各部分洗脱液进行定性检查(或用PPC鉴定)。
4)离子交换法&
可用于除去黄酮类化合物中水溶性杂质。当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时,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在树脂上,而其它水溶性杂质可用水洗除去。然后用甲醇将黄酮类化合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从大体积的稀水溶液中收集黄酮类化合物,采用树脂法进行预处理是很适宜的。
5)超声波法&&
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它的原理是超声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溶出,超声波使提取液不断震荡,有助于溶质扩散,同时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因此,超声波法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出率,原料的利用率。
6)微波法&
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微波法在提取过程中具有反应高效性和强选择性等特点,而且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产率高及产物易提纯等优点。本法多用在药材的浸出上,它的原理是利用磁控管所产生的每秒24.5亿次超高频率的快速震动,使药材内分子间相互碰撞、挤压,这样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浸出过程中药材细粉不凝聚,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法易凝聚易糊化的不足。
7)大孔树脂吸附法&
吸附树脂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避免了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而造成的有机溶剂回收难、损耗大、成本高、易燃易爆、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广泛用于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8)超滤法[16]&
&本法是以超滤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选用不同孔径的膜截流不同分子量物质,来进行超滤分离提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的除去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高分子单宁以及部分原花色素等杂质。它的特点是在可常温下进行、除杂效率高、分析过程中无相变、有效成分理化性能稳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但同时对超膜的要求也相当高。
9)超临界萃取法
&超临界C02萃取技术[17]是90年代国际最新的高科技项目,它是以液态C02为溶剂进行提取的,是一种不同与传统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新工艺,它的提取率与提取温度、提取压力、C02消耗量等因素有关。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与水蒸气蒸馏和溶剂提取法相比,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项具有许多优势的提取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提取率高、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因此,超临界C02萃取技术项目的启动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化学溶剂法的技术改造,促进行业发展,但是由于超临界提取所需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且提取物中烷基酚含量较高,目前,仍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
10)生物提取法&
生物提取技术[18]是一种提取生物物质的有效方法,它广泛用于食品、发酵、轻工、医药等领域,有人预计今后十年内,化工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重点应用将是生物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而传统的化工分离方法在生物分离中80%以上是有效的。生物提取的特点是生物分离的难度比一般化工产品大,首先是在粗产物中,被提取物浓度通常很低;其次需要处理的物料往往是成分复杂的粘稠的多相体系;最后对生物制品要求纯度高,无色,结晶以及能长期保存等。
&1.2.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要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首先必须经过分离纯化,分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分离的依据却是一致的,其主要依据如下:
①分子大小的不同:利用葡聚糖凝胶分子筛进行分离;
②分子中某些特殊结构:利用金属盐络合能力不同等特点进行分离;
③极性大小的不同:利用吸附或分配原理进行分离;
④酸性强弱不同:利用梯度PH萃取法进行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除了经典的溶剂法、萃取法、铅盐沉淀法外,还常用层析法、色谱法等,尤其是后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1)溶剂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冷或热甲醇、乙醇、丙酮以及水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精制。例如将黄酮甙溶于热水中加活性炭或硅胶脱色,趁热过滤,滤液放冷使黄酮甙析出,如此反复几次可得到较纯的甙。一般游离的黄铜类可在有机溶剂中重结晶,或者加入适量的乙醚,促使黄酮类化合物从有机溶剂中析出[15]。
2)梯度PH萃取法&&
此法适合于酸度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根据黄酮类苷元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其酸性强弱也不同的性质,可以将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后,依次用5%NaHCO3、5%Na2CO3、0.2%NaOH及4%NaOH溶液萃取,来达到分离的目的。一般规律如下:
7,4’-二OH&&
7-或4’-OH&&
一般酚OH&&
&溶于NaHCO3&&&&&&&&&&
溶于Na2CO3&&&&&&&
溶于不同浓度的NaOH中
3)铅盐沉淀法&&
根据分子中某些特定官能团进行分离,在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中,具有二羟基成分与无此结构的成分,可用铅盐法分离。有临二酚羟基的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不具有临二酚羟基的成分可被碱式醋酸铅沉淀,据此可将两类成分分离。
4)薄层层析法&
硅胶薄层和聚酰胺薄膜是目前分离与鉴定黄酮类化合物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选择不同的薄层和最佳展开溶剂,此法操作方便简单,适用初步分离鉴定。
5)柱层析法&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柱层析有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葡萄糖凝胶柱层析。他们的反应原理不同,分别因化合物极性、氢键能力、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选择的综合利用。
6)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19]法在分析测定黄酮类化合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70年代以来,应用HPLC技术已成功地分离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色谱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大大提高了分离效果,计算机辅助下新的优化方法的研究,新的柱子和流动相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应用较多的丙醇-环醚-水体系,使一些用传统的甲醇(乙腈)-水体系难以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7)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法&
SFC法[17]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和固体中提取某种高沸点的成分,以达到分离或提纯的目的。SFC法是近十年来才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尤其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它具有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和热不稳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坏而保持其天然特征等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临界和压力的变化来达到选择性提取和分离纯化的目的,所以广泛用在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欧洲已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叶中药用成分的专利[20],我国姚渭溪[21]等人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得到黄绿色精体物,得率较其它方法高。
当然,还有其它分离纯化方法,如制备型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19]和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22]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工作中,常将上述方法相互配合应用,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1.2.1.5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是较为重要的一步。未知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有多种方法[23-26]。经典的化学方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在结构解析中曾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质谱(MS)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未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变得更为简单容易,而元素分析(EA)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分析手段,它与四大谱图相互提供未知物的有关信息。
1)分光光度计法&&
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之一。分光光度计法的基本原理是:当黄酮体母核上3和5位上的H被OH取代时,常常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此外在B环上有任何相临的双羟基时,也会产生络合作用,从而在吸收光谱上发生明显变化,可作为定量测定的依据。
2)色谱法&
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它们不仅可以用于分离,还可用于测定。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普遍;气相色谱法因装置较贵,操作烦琐,应用受到限制;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综合了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很快。
3)薄层扫描法&
同时具有分离和测定两种功能,在消除干扰和多组分测定方面优于分光光度计法。在同一块薄板上可以测定多个样品,这一点为高效液相色谱所不及,在大批样品的常规分析中更为适用。设备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近年来在国内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应用率高居各种分析仪器的首位。
4)紫外光谱(UV)&
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位于可见紫外光区,可以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它是一种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纳米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量。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分子中发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在研究化合物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功能团结构中的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数目等。
5)红外光谱(IR)&
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也是一种吸收光谱.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和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物质的红外光谱具有特征性,不同的物质其红外光谱不同,故可用来进行物质的定性、结构分析及定量分析等。红外光谱具有快速、高灵敏度、试样用量少、应用范围广以及气液固各种状态的试样都能分析等特点。
6)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
是测量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约4—800MHz)的吸收,只有在高磁场中才能产生。共振现象是在1946年被美国布洛赫和珀塞尔两位物理学家分别同时发现的。1956年Varian公司制造出第一台核磁共振仪器,随后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发展迅速,逐步应用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生物化学等领域中。
7)质谱(MS)&
气体分子或固体液体的蒸汽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或强电场作用,丢失价电子生成分子离子;同时,化学键也发生某些有规律裂解,生成各种碎片离子,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荷质比(即质量与电荷比值)的大小分开,排列成谱,记录下来,即为质谱。质谱法的主要应用是鉴定复杂分子并确定元素的同位素质量及分布等。质谱是纯物质鉴定的最有利工具之一,其中包括相对分子量测定,化学式鉴定及结构鉴定等。
8)单晶X-射线衍射&
目前单晶X-射线衍射可以得到数千个独立衍射和可观察数据点,从而可获取化合物分子中各种原子的坐标,得到化合物中各原子空间的相对位置,最终为确定分子结构提供直观可靠的立体图形。[]黄酮苷类化合物分离鉴定的研究进展
9)元素分析法
&一般是用燃烧法确定化合物中存在哪些元素,并能判断出各种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相对含量,从而确定元素的分子式。
在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时,以上方法要综合利用,只有综合以上各谱图及数据,才能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做出正确判断。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27-30],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抗茵、抗突变、保肝、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抗病毒以及杀虫等广谱的生理活性。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及技术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又发现了许多黄酮类化合物新的种类和生理作用,特别是抗自由基及抗癌、防癌的作用,使生物类黄酮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掀起了生物类黄酮的研究、开发利用热潮,其在医药、食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2.2.1天然抗氧化剂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合成抗氧剂(如BHT、BHA等)的代用品具有高效、低毒、价廉、易得的优点,日益受到重视。中草药和茶叶是获取黄酮类抗氧剂的潜在资源。茶多酚中主成分为儿茶素类衍生物,约占其总量的60%~80%。其抗氧化能力优于BHT或a-生育酚,是BHA的2.4倍。以槲皮素、异鼠李素为主的沙棘黄酮、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效果与BHT相当,可能与多种抗氧化成分增效协调作用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有效地抑制油脂的过氧化物形成和多烯脂肪酸的分解,从而延长了油脂的货架期。茶多酚已在保健食品,保健鱼油、食用油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抗氧化剂的黄酮类化合物添加到如奶粉、水果和蔬菜、坚果、土豆粉和土豆片、饮料、风味物质、糖果制品、猪油、植物油中去,防止这些食品脂质氧化腐烂变质而起到保鲜作用。多数黄酮类物质均具有这一特性,像毒叶素、佛提素、圣草酚、橙皮苷、橙皮素、栎精、芸香苷等,在食品中都有较强的抗氧化保鲜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如果与柠檬酸、抗坏血酸或磷酸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就是说这些物质对黄酮类化合物有协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悬浮在油-水体系的水相中,对油脂氧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也有一些化合物在水相中的表现不如在油相中,如黄酮醇在油相悬浮液中具有抗氧化作用。
&1.2.2.2天然甜味剂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非糖类甜味剂并非多见,但扩大了甜味剂新资源,目前发现主要为二氢查尔酮含氧甙。芸香科柑桔类的幼果及果皮中,含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本身无甜味,但在适当条件下转化成二氢查尔酮糖甙,则可显甜味。如新橙皮甙二氢查尔酮,其甜度为蔗糖的950倍,从构效关系可知,7位新橙皮糖基是二氢查尔酮甜度必须的,如失去或换成芸香糖则无甜味;4&位引入烷氧基如乙氧基或丙氧基可分别增加甜度约10到20倍。寻找完全无毒、低热量、口味好的天然保健性甜味剂是当前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向之一。
&1.2.2.3天然食用色素
近20年来,发现一些合成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而从自然界寻找合成色素的代用品——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倍受各国重视。黄酮类化合物多呈黄色,同时又具有很宽的溶解特性,既有水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又有脂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所以完全可以据食品加工的需要而选择合适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着色剂。几乎所有黄酮类化合物都可作色素,但多数并不实用,已获准使用的主要有花青素和查尔酮类。含花青甙的食用色素有:杜鹃花科越桔红色素,锦葵科玫瑰茄红色素,葡萄科葡萄皮色素,忍冬科蓝锭果红色素,蔷薇科火棘红色素,唇形科紫苏色素;以查儿酮甙为主的有来自菊科的红花黄色素,菊花黄色素(尚含噢口弄);梧桐科可可色素主成分则是黄酮醇的聚合物,茶科红茶红色素则是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的聚合物,禾本科高梁红色素成分为5,7,4&-三羟基黄酮。
&1.2.2.4 天然风味增强剂
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食品风味的作用,如柚皮苷虽具有苦味,但用在饮料以及高级糖果中却具有增强风味的作用。如柑橘汁中的橘皮苷是其特征的黄酮化合物,用其可以鉴别外观和风味类似柑橘汁的伪劣产品。
  用从茶叶、竹叶中所提取的黄酮类混合物配制成的可乐型饮料及口香糖均具有一种天然的淡淡茶香和竹香,生津止渴,口感甚佳,具有明显的除口臭、去烟味、蒜味及口腔灭菌功效,且成本比一般可乐饮料及一般口香糖低。
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自60年代起,国内外先后研制开发了以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各种银杏制剂,内含24%的黄酮(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及其甙构成),适用于脑功能障碍,智力功能衰退,末梢血管血流障碍伴随的肢体血流不畅。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利用沙棘总黄酮开发的心达康片(5mg/片)是治疗心绞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血栓的理想天然药物,对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达97.1%。其他类似药物还有:利用山楂叶中的槲皮素、芸香甙、牡荆素等提取总黄酮制成“益心酮”片,葛根总黄酮、毛冬青总黄酮、玄参总黄酮、苦参总黄酮以及单味成分葛根素(异黄酮碳甙)。
目前,含银杏的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三大系列产品不断问世,畅销不衰,仅银杏叶制剂自1965年投入市场以来,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展示了银杏的开发利用广阔的市场前景。银杏三大系列产品是基于不同质量标准的EGb研制开发而成的,一般要求Egb:黄酮醇糖甙≥15%~24%,用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饮料及药物化妆品的生产。
解毒护肝药物
水飞蓟是菊科水飞蓟属植物,紫花水飞蓟种子的总黄酮提取物,内含水飞蓟素(Silybin)、异水飞蓟素(silydianin)、次水飞蓟素(silychvistin),是常用抗肝炎药“益肝宁”、“利肝隆”及国外产品“silimarit”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刺激新的肝细胞形成,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并能支持肝的自愈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儿茶素近来在欧州也用作抗肝脏毒药物。
消炎、止咳平喘药
70年代,我国研究的124种防治气管炎的植物药中就有69种主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醇、双氢黄酮及其甙,大多是较好的消炎、止咳、平喘活性成分。从植物化学分类学观点对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杜香属Ledum进行筛选,找到众多含有类似药物的植物。
无公害有机农药
化学合成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受到环境和商业上的压力,开发具有特异性功能、靶标专一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无公害农药显示了广阔的市场潜力。豆科植物广泛存在异黄酮类化合物,鱼藤酮(rotenone)及其类似物类鱼藤酮(rotenoids)是众所周知的植物杀虫剂,已实现商业化开发,可防治一系列害虫,其作用方式是抑制呼吸链电子传异,属呼吸毒剂,主要来自于鱼藤属(Derris)、尖荚豆属(Lonchocarpus)和灰叶属(Tephrosia)植物。另一类紫檀素类(pterocarpinoids)为重要的植物防卫素(phytoalexins),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抗细菌活性,是从紫檀属(Pterocarpus)、刺桐属(Erythrina)、鸡血藤属(Millettia)植物中获取的。
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作用缘于其多种药理特性,如大豆中的染料黄酮晶体在亚性肿瘤的孕育中可有效地阻止血管增生,断绝养料来源,从而延缓或阻止肿瘤病变成癌症;大豆异黄酮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白细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等的发生;芦丁又称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及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杜仲叶和元宝枫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食用油脂和肉类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还有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故可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各类食品中去,不但起到抗氧化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保健既是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协调内循环,清除病源物质,又可治愈某些已发疾病,防御疾病的发生和病源物的侵入。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世界范围新兴的保健食品活性成分,以纯天然、见效快为特征,以人体补充黄酮的理论和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为食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体验。世纪之初,全球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热正在兴起,黄酮类化合物保健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酮含量测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