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增长劳动人口增长率怎么算

上海市劳动人口比重有所上升 外来人口增长迅速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市十年来常住人口共增加628.14万人,增长37.53%;平均每年增加62.8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4%。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增加551.21万人,增长159.08%;平均每年增加55.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9.99%。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是上海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为完善和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使外省市来沪人员规模迅速扩大,这些外来人口也为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来源:新华网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1907条
评论2959条
评论2357条
评论1802条
评论165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是否应放开二胎管制,无疑都需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
正在加载中...
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比日本严峻
人民大学校长:放开二胎 刻不容缓
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联合国传统标准),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7%(新标准),就是“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
中国人口状况
截至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8.3%,比上年升0.2%。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比上年升0.4%。[]
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过程。
&内地各大城市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08年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总数已突破254万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5%。[]
老龄化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届时,上海老年人口数量将超500万。[]
社会学家称,全国第一个老龄化城市是上海,然后是北京,第三就是天津。[]
武汉城市圈老年人口约355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1%。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哈尔滨60岁以上老人122.4万,占全市户籍人口12.4%;80岁以上有16.4万人。[]
无锡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从09年的19.01%上升到2020年的24.60%。[]
人口老龄化步步进逼:劳动力危机将爆发?
&&&&中国面临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人口统计学上的挤压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中将有1/3达到60岁或者更大,与之相比,美国是26%。预计那时中国4.38亿老年公民将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
&&&&人口负增长像人口增长一样存在惯性,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维持较长时期后,即使生育率有所提升,人口还是会在长时间内负增长。人口总量减少的过程中,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这个老化过程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和提高劳动力成本,从而对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减少家庭的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
&&&&如果站在现在往过去看,中国人口真的很多,但如果往未来看,则不是担心人口多的问题,而是担心劳动力可能不够的问题。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这个问题看似很荒谬,却在未来若干年很可能成为现实。
  到2050年,适龄劳动人群与老龄人群比例可能到2:1,现在的比例为13:1。
  中国所走的将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的道路。
  中国并不充裕的国家养老金系统,正逐渐蚕食中国“养儿防老”的养老传统。
  美报纸称,中国的工作年龄段人口——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发动机——将在几年内开始减少。
人口红利与婴儿潮
何为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中国目前就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
何为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刚解放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将近300%。
&&&&第二次婴儿潮:自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这一波高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第三次婴儿潮:进入年,中国主力婴儿潮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第三次婴儿潮,称作回声婴儿潮。[]
人口红利消失进行时:谁来养活中国?
&&&&调查报告显示,“人口红利”制造了中国奇迹。最近30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报告还显示,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张翼指出,人口红利将在今年达到最大获利点,随后,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新增数量将下降,但整个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仍会增加,预计到2017年峰值时达到10.01亿人。
&&&&学者通过对人口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中国将在2015年前后从人口红利阶段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虽然人口总量在此之后仍保持惯性增长,但中国经济从人口类型转变中获得的“好处”将逐步下降。
&&&&人口红利的消失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实现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将提振消费的引擎功能,有利于充分就业时代的真正到来,并迫使中国建立更加合理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
  “国未富,民先老”出现,中国未来发展所承担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在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
  未来3-5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力度绝对没有某些观察家预言的那么严重,中国可以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提升人口红利。
“国未富,民先老”:中国准备好了吗?
&&&&尽管经济增长热力不减,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不管在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多么快,中国将不得不为和发达国家规模相当的老龄化浪潮付出代价,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和财富却只是发达国家的零头。
&&&&据专家了解,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已达1.4万亿。虽然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已达惊人程度,但“做实”依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做实”的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做实”后的基金保值增值,同样构成对社保经办机构的考验。
&&&&尽管内地已初步建立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但现行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差异较大,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高,单位缴费费率偏高,转移接续办法不健全。
&&&&由于未形成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社会保险费率过高,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延长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晚退”方案的提出,根本动因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
  目前已有25个省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比去年底增加6个。
  中国之所以“农民养老”尚处于“试”的阶段,还是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在社保和雇主为个人提供支持的同时,退休后的保障将越来越多地源自个人。
  中国要迅速从现收现付制的泥潭中走出来,变成有弹性的基金积累制,化解“未富先老”的危机。
人口政策再讨论:计划生育历史使命终结?
&&&&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人口出生率自然会下降的阶段,还有受到过去控制生育政策的影响,30岁以下能生育的人口少,出生率更不会高。我们可以说,控制人口的工作,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问题已经解决了。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社会保障将面临空前的压力,正在崛起的中国可能因此而中途夭折;另一方面生育率下降过快,与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导致4000万左右的男人被判“无妻徒刑”。
&&&&在世界其他地方,很低的生育率都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强烈震惊”。而内地出现很低生育率已经十多年了,却是“虽有迷茫但波澜不惊”,迟迟无法理解和正视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生育率新时代这个事实。
&&&&30年来,“一胎化”政策大约少生3.5亿人,效果很好,值得高度肯定和评价。否则,今天我国的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水平、人均资源、人均国力会比现在少得多,而失业、城镇化、环境、资源等问题会比现在严重得多。
  官员称,中国对现行的生育政策可能会做微调,但总体上不会放宽和放松。
  生育政策调整已到了异常紧迫的时候,必须尽早着手,以免贻误时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已成为我国消费长期不振,内需不足的根源。
  用间接放弃控制人口增长为代价来换取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显然是一种充满幼稚和单一的策略。
专题策划制作:何庆宇&&社科院称7年后劳动人口负增长&工资将上涨
E-mail推荐:&&
  “刘易斯拐点”7年后到来  核心提示:社科院报告称,2017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工资快速上升。  “现在刚招进来的普工,月薪已经达到1500元。工资上涨的趋势还在继续。”中国拉链协会秘书长王智吾告诉记者,随着拉链行业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用工。  在近期举行的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预计在年,中国总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受此影响,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将进一步逆转,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将进入快速上升的阶段。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11月13日在北京发布了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认为目前的人工成本比2009年末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94.2%,“认为下降”的仅占0.4%;前者比后者多93.8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明显高于2009年。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小企业人工成本上升较为显著。  可转移农民工变少  根据中国数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发现,在2000年时,中国劳动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自此之后,中国老年人加小孩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正大幅提高。  从不同阶层来分析,干部、管理者,以及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变化不大,但是农民工却出现巨大的分化:第一代农民工变成老年人,而新一代的农民工的加入使群体结构更加年轻化。  数据显示,在1938年到1956年出生的人口中,农民占比达到57%,工人占比只有25%。而在1977年到1997年出生的人口中,工人占比增加了一倍多,达到55%,而农民占比则减少到25%。越是年轻人,种地的越来越少,进城做工的越来越多。  这也意味着,农村未来可转移出来的农民工将越来越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等人曾对中国3000多个村庄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已有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9%,而剩下仅占5.1%的2481万剩余劳动力,则基本上是难以转移出来的老弱病残。  李培林认为,劳动年龄总人口在“十三五”期间将开始下降,加上农村人口老年化,未来转移出来的劳动人口会越来越少,这将使“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  “‘招工难’将从间接性出现,变为常规性现象。”李培林说。  如何应对“刘易斯拐点”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P判断,随着中国的整个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工资将出现比较快的增长。  在劳动力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往往受制于用人企业的意愿。但随着劳动力供给量快速下降,工资将因工人“用脚投票”和谈判实力的增长而出现上升。  数据显示,年间,农民工工资以年均10.2%的速度上涨。今年以来,农民工工资增速更是超过18%。李培林说,目前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已接近大学生初职的工资水平。  尽管工资上涨,但同样快速上涨的城市生活成本依然威胁着农民工的城市化生存。此外,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更阻碍着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数据显示,目前农民工失业保险覆盖比例仅为3.7%,而城镇居民比例为40%以上;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仅为13.1%、24.1%、2%、9.8%,而城市居民上述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52.7%、47.9%、34.9%、57%。同样生活在一座城市,但农民工群体并未享受到市民待遇。  在破除城市制度壁垒之外,李培林还建议对农民工进行大规模培训。“随着产业结构因工资上涨而被迫升级,很多技术型的工作需要新型农民工来做,目前技术型工种普遍招不到人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蔡P则建议建立完善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他举例,日本和韩国分别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迎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市场从供大于求转为供小于求,人口红利结束)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  日本采取建立公平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和工人共享发展,因而劳资关系总体处于和谐状态;而韩国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压制工会的做法,结果导致劳资关系持续紧张、工人经常罢工抗议。
(责任编辑:乔雪峰)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 ? ? ?
我要发表留言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精品策划
&&&播客?视频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梁衡: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 胡主席与菅直人会谈意味啥女部长因夫公费游辞职启示 薄熙来岳父采访记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截至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满一年。不过,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记者日前在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上获悉,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较2013年仅多出47万人。 
专家认为,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和人口发展趋势看,仅仅放开“单独二孩”生育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收效甚微,建议按照年龄段逐步放开二胎生育,用五年左右时间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生育。 
“单独二孩”远逊于预期 
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此后,各地具体政策陆续落地。新政实施之初,多项全国摸底调查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显示,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而据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 
不过,从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数量上,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并不完全达到预期。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 
单独二胎政策在地方上也“遇冷”,申请人数远少于预期。经上海市卫计委统计,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 
与公众低迷的生育意愿相对的,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老龄化加剧和人口红利消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出现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呈现负增长,这是一个根本性变化。由于这个变化,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预测,未来中国劳动人口比例会持续下降。 
放开全面二胎十分必要 
专家认为,仅放开“单独二孩”生育不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已十分必要。 
我国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变时间短、速度快。特别是90年代初进入低生育水平以后,生育率仍持续下降,目前已处于极低生育水平。而生育率下降的必然后果是人口结构的快速老龄化。根据联合国预测,世界65岁以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至14%需要约40年时间,而中国可能只需要25年左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测,假设第一步在2014年至2015年间在全国推行“单独”政策,即夫妻双方只要一方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第二步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实行二胎化政策,即不论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都可以生二胎。在这种“改革情景”下,全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可以从目前的1.45在五年内逐步上升到1.66。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也表示,仅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不会带来婴儿潮,未来十年内中国仅仅增加900万至1500万婴儿。但政策放松,却能为下一步改革积累更强的公众基础,并能够在中长期内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人口学专家易富贤也认为,普遍二孩政策不会带来出生人口数量的井喷:“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说法,全面二孩的目标人群是“单独二孩”的10倍,那么从目前的“单独二孩”情况判断,如果“全面二孩”,在补偿性高峰的一两年内,每年只会多出生200万左右。如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年的生育率为1.2,那么补偿性出生高峰期间,出生规模只能在1500万左右。” 
易富贤认为,中国早就错过了停止计划生育的时机。即便是全面停止计划生育,补偿性出生高峰期间,出生规模也难以达到1800万(甚至不到1700万),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补偿性出生高峰之后,中国的出生规模将快速减少。台湾、韩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超过中国大陆21年、23年,在鼓励生育的情况下,近年生育率只有1.1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即便鼓励生育,20年后生育率也将下降到1.1左右,今后面临的不是人口“快速增长”,而是人口的“急剧萎缩和老化”。 
建议五年内全面放开 
对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因为是2014年才开始实施,不少家庭还在准备阶段,估计2015年会比2014年的数额增加。 
不过,也有专家不认同这种说法:“2014年的数据已经显示出,申请人数是逐月下降的,不可能到2015年又发生逆转。”上海市卫计委官员更曾在公开场合呼吁,更多符合两孩政策的上海家庭应提出生育申请,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而言,两个孩子更适宜。一位地方卫计委官员称:“不仅应鼓励符合单独二胎条件的人多生,更应该鼓励所有人都生,遗憾的是,全面放开二孩的具体时间表需要等国家政策。” 
有专家提出,应该按照年龄段逐步放开二胎生育。为避免全面放开二胎造成出生人口在放开二胎生育后出现堆积现象,仍需要适当控制放开二胎的节奏,建议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生育。 
具体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在当前实施“单独二孩”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放开30岁及以上妇女的二胎生育限制,允许其只有选择生育二胎。第二步,在实行年龄限制2-3年后全面放开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允许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二胎。 
上述专家表示:“按照年龄段逐步放开二孩生育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的增长情况,避免人口过快增长给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造成过度压力;二是可以实现生育权利的平等,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把部分人群限制在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增长率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